小学科学教法 成功来自于自行探究
小学常识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启蒙”规定了教育的层次。“什么是科学?”达尔文说:“科学就是积累事实,发现规律。”爱因斯坦说:“科学就是探求意义的经历。”如何学科学,《美国国家科育标准》指出学习科学是学生自己去做而不是别人为他们做的事情,提出了“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的口号。因此,常识教学必须让全体学生参与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有典型意义的活动中去获取知识,去发展能力,去感受体验,建立科学自然观。怎样让学生自主参与自行发展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情感卷入认识对象,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自觉参与并主动学习,这是常识教学成功的首要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在教学《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时,教师在原来透明晶亮的水里滴几滴黑墨水,水变脏了。这时老师告诉学生,这就是“污染”。学生的头脑里对“污染”留下的印象一定会很深刻。然后慢慢引深至人类对江河湖海的污染及破坏,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在心里树立一种强烈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学生很快就能懂得水受到污染的严重性,为进一步教学铺平道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又如,教学《地球上的五带》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站在地球上,一地最特殊,冬天无太阳,夏天始终亮。(打一地名)。学生便会努力地去想,教师这时就可收势引导:不要急,等学完课文后,你们一定能猜得出来。如此引发了学生探奇的心理,学生就会怀着认真听讲的态度学完全部课文。
通过假设“问题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卷入了学习新知的探索活动中。从而激发了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思考,对这个问题作出种种假设后,决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要等待最后“裁决”,是积极性、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标志,将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行探究,发现规律
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能力也是通过实践逐步磨炼出来的。教会学生学会有目的、有计划、有序地观察,唯一的途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进行观察实验。实践是本,舍本逐末,领着学生观察,齐步走,亦步亦趋地直奔知识结论,必须限制学生的自主活动,束缚学生的思维,是传统教学观念习惯的反映。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把足够数量的材料给学生后,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要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要乘充分放手,让他们人人动手,独立地去观察实验,鼓励学生想出不同的办法,进行观察实验,尽可能多地发现自然事物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属性,积累的事实越丰富,越有利于对事物形成本质的认识。
如在教学《水的浮力》这课时,了解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对这部分的内容我是分以下几步进行教学的:
1、提出假设:对“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这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感受,大胆猜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众说不一,议论的气氛很热烈。
2、设计实验:让学生利用现有的材料(橡皮筋、钩码、简易橡胶秤、直尺、水槽等),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筛选,选取比较理想的方法进行试验。
3验证假设: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每组同学分工合作,有的提钩码,有的量长度,有的做记录,此过程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4、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挂上同一个钩码的橡皮筋没入水中的长度比在空气中的长度变短了,说明了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了水的浮力,从而得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推理: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由此可以推想,所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三、民主研讨,得出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得出结论,在整理材料、研讨事实时,对学生限制多、放手少,使学生难于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只有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最大限度的活跃起来,创造力、想象力才能充分地发挥,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在探求过程中,获取了较多的理论和事实,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于比较、分析、抽象、概括、想象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思考、研讨,要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适时巧妙地引起争论,让学生在研讨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研讨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在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明辨是非、相得益彰的效果。当学生获得较典型的事物表象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研讨中,教师不应自居仲裁地位,而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作用是见机提出问题,挑起矛盾,巧妙地促使不爱讲话的学生发表意见,爱讲话的学生不要讲的太长,同时要注意学生活动的“参与度”。活动的“有效度”和教学投入的“效益度”,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不同意见的发表与争论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科学结论,这符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
在民主研讨的过程中,给学生自由,放开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当旁观者,要密切注意学生交流研讨的情况,从中探查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四、走出课堂,深化延伸
大自然包罗万象,奥秘无穷,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无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探究,这种做法既能扩展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例如《声音的传播》一课中,学生对声音在液体的传播不易理解,为了让学生相信这一结论,教师可设计两中方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体验:一是选择晴朗的早晨,让学生到指定地点听上课的铃声;二是选择一个有大雾的早晨(两次距离相同),并多次交换位置,让学生到指定地点听上课的电铃声,并让学生注意辨别,在两种不同的天气里听到的铃声有什么变化?同学们豁然开朗,原来雾是悬在低空中的小水珠,是液体。学生很快了解了有雾(液体)比没雾的天气传播声音的本领强,速度快,声音大,传播的速度是四面八方的。
很多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学生在课堂上根本不可能进行观察比较,这又要求我们要使学生获取有价值的自然知识,不能使教学只局限于在课堂上获取和应用知识,还应该引导、激励、帮助学生在课后对自然事物和现象深入持久地进行观察研究,力求把这种活动化为他们乐于从事的经常性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深化延伸,还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