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本质观
当今社会,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迅猛崛起,以惊人的速度深刻而广泛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维模式和思维观念.在现代的知识经济社会,教育、人才、科技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我国把科教兴国、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迎接科技革命和经济挑战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在这种情况下,关于教育是什么和怎么教育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一个教育成功的国家将是不会失败的国家。而在现代的意义下讨论教育的本质观有利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以便在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教育的本意和正确地开展教育工作。本部分从教育本质的意义和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论争议出发,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现代教育的本质观的相关内容,以期望在现代教育本质观的指引下,把我们的教育办的更好。
一、教育的本质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本质,也即“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全部教育学,特别是教育原理或教育哲学。都是从不同角度讨论什么是教育即教育的本质。现代社会,教育几乎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密切相关。但论及教育的本质,即便是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人,也未必能深入地把握它。实际上,教育本质虽然属于抽象的哲学问题,但总是同每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息息相关的。在现实中,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导致各种不同的教育观。人们一旦与教育发生关系,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多种教育观念的影响,并以此为指导去处理各种具体的教育问题。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全面、深入地把握教育本质更为重要和必要。因为这不仅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教育评价标准、尺度的确立,而且关系到教育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
二、关于教育本质
我们认为,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首先必须明确本质概念,否则就失去了探讨和争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应该先从本质人手。
1.关于本质
本质是对存在的规定,本质和存在是同一级的概念,可以说存在即本质:它是事物质的规定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主要标志。黑格尔说:“某物的存在,必有其充分的根据,这就是说,某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说某物是自身同一或异于对方,而在于表明—物的存在即在他物之内,这个他物即是与它自身同一的,即是它的本质。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事物的本质是惟一的,其他属性都是本质的派生。对于事物的本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界说和规定:
(1)从事物存在的质和别的属性的关系来规定。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它最集中最突出地体现了事物的质,它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决定性因素,它具有类的普遍性(适用于同类的一切事物),是事物的类特征,是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反映,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同时事物的本质也是由本身固有的矛盾的特殊性决定,这种特殊性就是事物的本质特征。
(2)从本质和现象的关系来规定。本质作为事物存在的根据,不是直接的、外显的而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本质就是现象中的一般,是该物存在的根据。简言之,作为事物的本质特点,必须满足两点要求。第一,它必须是事物诸属性中最一般的属性,是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属性,它能够从根本上将此物与彼物区别开来,成为此物之所以为此物的根据,即黑格尔所认为的“本质是存在的根据”。第二,它必须是对象诸规定中最基本的规定,居于决定其他属性的地位,能充当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能合理地说明其他的规定。
2.关于现代教育的本质
从上面对本质的认识可以得出,教育的本质应是教育固有的基本属性,是一切教育中都存在的普遍特点,它不仅是教育区别于艺术、哲学、宗教、科学以及物质生产的根据,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
从原始社会一直到现在.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理性的升华,人文精神的发展。
人从传统的社会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生活的目的,成了教育最直接的目的,教育不仅是传播人文精神,培养人的知识技能的工具,而首先是提高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价值,发展其本质的手段。由此我们认为:教育是人类以承传文化精神和知识技能手段,培养、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发展人的主体性,完善其本质的一种社会实践。建构人的主体素质,丰富人的主体性,完善人的本质的特征是教育的本质特征,它是教育存在的依据。而现代教育的本质并不能脱离这些。其基本含义可以概括如下:
(1)教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存在不是一般意义的存在,而是社会的实践存在,是作为主体性活动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人们长期生产劳动实践的产物,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方式,一种以运用文化知识为工具来发展人自身的实践活动。
(2)教育的目的是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培养、发展和完善人的本质。人既是教育的对象和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的。人之所以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目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本质是人的本质展开延伸的必然结果。教育对人主体素质的建构,其实质是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素质。主体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自主的创造能力,它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体系的核心,任何人的活动都是以一定的主体生产力而作用于社会的,人的主体生产力主要表现在人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的思想力(认识能力)和实践创造力两个方面。教育的主要目的任务就在于此。
(3)教育过程是教育参与者的实践过程。任何实践都是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对象化过程,但在教育过程中施教者(教师)和受教者(学生)是一个互为主体和客体的二重主客体关系。施教者作为主体活动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培养人才、传播文化的过程;受教者作为主体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习得文化技能、开启自身潜能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人类文明再生的过程。
(4)教育实践活动是建构主体生产力素质,开启人的潜能,培养人的主体性活动,它具有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它与宗教、哲学、艺术等实践活动一样遵循社会意识形态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但以建构人的主体素质,培养人的主体生产力的目的性却使教育有别于物质生产,也有别于宗教、哲学、科学、艺术活动等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具有自身的独特规律。
(5)教育是社会生产力之母。发展生产力首要的是发展主体生产力,教育是培养主体生产力的重要途径。主体生产力是一切生产力之所以产生的基础,离开主体生产力,人类的一切生产力就不可能产生,主体生产力是一切生产力体系中最积极最具有活力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应包括科学的理论知识是生产力,科学的文化教育是生产力的思想;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科学的文化知识,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技术;从这个意上讲,教育才是引起整个社会生产力体系运动的第一推动力.也正是这样教育才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产业,21世纪将是人类从工业文明步人教育科技文明的新时期
三、现代教育本质观的基本观点
1. 教育和社会的关系
(1)教育和经济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的悄然来临,进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变,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动力,知识生产已开始成为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的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有人重新研究了生产力,认为“生产力的本质在于它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中属于主体—人一方的力量,简言之,是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力量,因而应归结为人的智力、精神力”。这一研究结果对我们认识教育本质问题有重要启示当今社会,特别是未来社会,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有赖于人的智力,而作为开发人类脑力、智力资源重要手段的教育,其作用就十分突出。它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火车头似的推动作用,它构成了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中的最重要的一环。它不仅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进而创新、应用知识,而且还直接参与知识、科技的创新活动。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将进一步把教育推向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教育将作为社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时代已经来到。
(2)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决定、制约教育,教育通过生产、选拔具有一定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人反作用于政治。经验表明,教育与政治不同,它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忽视教育自身特殊性,盲目办教育,必然会遭到教育内部规定性和规律的惩罚。以往“教育工具论”过分强调了教育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政治功能以及政治对教育的决定、制约作用,把教育办成为政治的附庸,是错误和有害的。但以往的经验也表明,忽视了政治对教育的制约,甚至主张教育独立,容易导致道德滑坡、方向迷失。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容易导致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等思潮的泛滥。这正是我们一贯强调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重要原因。教育不能脱离政治,其政治功能不能削弱;实际上,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在人类社会是不存在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社会即将到来,东西方政治思想观点相互渗透、碰撞的今天,只有加强教育的政治功能,才能有利于解决上述各种社会问题。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3)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教育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又对其他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传递、保存、选择、整理以及创造、发展文化。如前所述,有人提出教育应培养文化人,这里的文化人“指一个人应具有的文化素养,其中“包括德、智、体、美和知、情、意、行等多方面的要求。”也有人认为,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深层次的本质关系。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一般地是通过文化中介起作用。例如长期以来,我国受“大一统”传统文比的影响,强调统一、折衷,导致教育干校一面,干人一面.
基础教育长期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不能自拔,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专业知识面窄,人文素质差,已越来越与知识现代的经济社会要求的开放文化不适应。因而,面对21世纪和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转变传统的育人模式,培养以自主性、创造性为主体基本精神特征的21世纪新人,成为现代教育主动适应并作用于现代文化的必然选择。
由此可见,社会决定影响教育,但不同时期的教育究竞侧重于为社会培养政治人、经济人、文化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从根本上说,并不是由教育本身决定的。这在不同时朗、不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反映,如当代美国与中国、古代斯巴达与雅典的教育各有自己的特点,正是由于它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不同所致。与此同时,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和运行规律,这种特殊规定性和运行规律经过历史的积淀作用会形成不同的教育传统,对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等产生深刻影响。教育对社会也具有净化、改造、推动的作用,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一作用正日趋上升,如2l世纪80年代,由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撰写的《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报告向人们发出了警告:教育质量绝不能忽视,在现代社会,人类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同时作为人类文明伴生物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暴力、吸毒、贩毒、高科技犯罪等也将更加突出
在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中,现代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人们寄以厚望。现代教育的重要作用不仅表现在它为现代社会培养人,而且它还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面向未来为一个尚未到来的社会培养着新人。
2.教育与个体的关系
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上,历来有“三因素论”的观点,即遗传、环境和教育,这种认为教育对个体发展起主导作用,教育通过选择、净化和改造环境影响,有目的、有计划地作用于个体的身心,促进个体获得发展。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从个体的成长过程来看,教育具有导向作用,它将根据社会要求促使个体完成社会化,从而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新人”来,这是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即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生产社会所需要的不同规格、层次的人这一功能表现出来的,这一功能发挥得越充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也将越巨大。二战以后,日本社会迅速发展,后来居上,其教育的经济功能发挥巨大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日本人看到了教育生产人的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并真正将教育视为立国之本。但教育不同与一般的人类活动,其特殊性在于教育活动中的个体即受教育者具有两重性,即它既作为教育活动中的对象,又作为自身活动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这就决定了一切教育活动,具有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选择与参与,不断地把外部影响加以“内化”,才会取得实际效果。因而,教育不仅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根据个人需要,不断培养其自主性、创造性,完成个性化的过程。在这一活动中。教育要求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与其身心发展的原有水平之间构成一对矛盾运动,推动着教育活动的展开。不断唤醒、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经济、文化存在内在必然的联系,就教育、社会和个体之间的本质联系来看,个人需要与社会要求之间是通过教育这个纽带辩证统一在一起的。一方面,个人企望成为社会所要求的新人,这是个体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社会按对新人的质量、规格的规定,通过教育进行培养,这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教育史上曾经有过“外烁论”和“内发论”两种对立的教育观。外烁论强调外部环境影响特别是教育的作用。把儿童看作是听话的机器,可以由人任意雕塑、刻画的“泥人”、“白板”和可以任意灌输的“被动的容器”,这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内发论强调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但却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甚至主张远离城市和社会,实行纯“自然”的教育。以上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其实质是否定了个人、社会和教育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回顾我国教育史特别是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的历程,令人不无遗憾地发现,我国教育多少带有外烁论的特点,强调统一性,忽视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把教育办成“听话教育”、“应试教育”、“标准件教育”,因而培养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对我国现行教育进行辩证“施治”,将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本质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界谈论的热点问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在我国,素质教育亦成为迎接知识经济和2l世纪挑战的重要战略举措。因此,研究素质教育的实践、理论模式,特别是它关于教育本质定位问题的分析,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素质教育是针对教育中的异化现象,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它关于教育本质的现实性定位,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全体性。应试教育的实质是一种选拔性教育,它主要培养少数所谓的“尖子生”。大部分学排斥于教育之外,而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它主张使全体学生在现有素质的基础上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它强调教育的全体性和公正性。
第二,整体性。应试教育以智育为主,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智育中强调知识的传授和灌输,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主张实施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整体性教育,强调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共处,教育着重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第三,主体性。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性,摧残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变成了分数的奴隶,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考试一毕,万事大吉”便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思想状况的真实反映。素质教育主张在充分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潜能,促使其素质生动、活泼、充分、自由的发展,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理论上讲,教育就其本质来看必然表现为素质教育,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素质教育在实践中实施会受到某种程度制约,它将影响教育本质规定的全面实现。
第一,素质教育实践中的不平等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将影响教育本质规定的全体性和公正性,由于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出身以及实际获得的教育机遇和条件不同.造成了教育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教育从本质规定上讲应使所有人都得到平等、自由、充分的发展。
第二,由于社会分工将长期存在,决定教育的选拔功能也将长期存在,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一功能能将不断得到强化。这必将影响社会要求与个人需要之间的高度统一性。在一定程度上将阻碍个体发展全体性的实现。
第三,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将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变革。应试教育这一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的影响将长期存在,素质教育的理论模式被人们认识也需要—段时间,这些因素使得“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教育本质规定”这一本质过程的最终实现将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处于新世纪的今天,教育已成为世界历史舞台的主旋律之一,面对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和21世纪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重新认识教育问题,摆正教育的位置,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因此,彻底摒弃以往传统观念把教育看作是“消费性的产业”以及“教育说起来重要,行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错误思想和做法,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教育本质问题,并积极充分地创造条件,使教育本质的涵义真正得到体现,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和国力强弱的根本大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