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评价观
为了使教育评价对教育活动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就必须在完全把握教育评价的真正内涵的同时,还要赋予其现实意义,即具有现代意义的教育评价观。树立现代教育评价观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知识化、全球化和人本化的特点应运而生的,它可以在现代教育的实施、运作过程中对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进行恰当的督导和监督,以便提高和增强我们的教育质量意识和教育的效益观念,使我们的教育事业能尽快的发展和进步。
一、教育评价概述
1.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是指评价者依据一定的或客观的尺度,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被评价的事物的价值高低的判断,包括对事物的质与量做出的描述和在此基础上做出的价值判断。它是各行各业普遍运用的一种管理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是被评价事物的外部形象、内涵、容量以及功效在评价者的头脑中形成的主观价值判
教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对教育活动进行的价值判断并进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社会评价基本原理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
2、教育评价的功能
教育评价主要有五个功能:
(1)诊断功能。
教育评价的诊断功能通常是在教育过程开始前表现出来的。为了保证教育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教师或其他评价者往往在
教育过程开始之前就对教育过程进行诊断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或修改教育计划、方案、选择适当的教材、教法、教学手段和技术等。
(2)反馈调节功能。
这种功能主要是运用反馈原理,通过评价及时获得教育结果和教育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育活动,确保教育活动取得预定结果。正如泰勒所指出的,教育目标与教育计划的制定和修改,教育的评价过程是不断循环着的,教育评价会使教育者不断修改其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而教育目标的修改又会反过来使教育评价发生相应的变化,二者互为循环,互相促进。
(3)鉴定总结功能。
在某一教育过程结束之际,通常要对这一教育过程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和教育结果作出总结,进行价值判断。也可以说是对这一教育过程工作的得失和达到的水平作出鉴定。通过比较,区分和评定等级,为确定、筛选和分类指导、管理服务。
(4)科学管理功能。
教育评价是教育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没有教育评价的教育管理是不健全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有助于加强对学校的科学管理,提高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的管理水平,改进管理思想和方法,加强管理效果和管理的科学性。
(5)激励导向功能。
教育评价能够对被评价者起到激励督促作用,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就和不足,找到或发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激发学习或工作的动机,调动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工作、学习的热情和信心,最终保证教育过程顺利有效地进行。同时,还可以引导被评价对象按评价活动的体现、提倡的方向发展,对整个教育工作起到定向指导的作用。
二、现代教育评价观的基本主张
1.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体系:强调价值研究的基础性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教育整体的优化和协调发展。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而教育价值观则是教育评价的思想基础,对教育评价起着决定作用。
在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体系构建过程中,多角度的价值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评价的思想体系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多门科学的基础上,转变旧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人才观,以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取向,这是教育评价发展的积极趋势,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
2.现代教育评价的目标体系:突出发展的动态性
目标是根据某种需要规定的行为目的,它是人们争取达到的某种预想结果的规格状态。目标体系是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教育的目标体系是衡量教育工作成效的依据与标准。在我国,总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总的目标是一致的,并不意味着在具体的评价方案中目标体系应相同。在具体的评价方案中,构建评价目标体系时,在反映总目标精神本质的前提下,要反映评价对象的特点,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反映人们认识的进步的成果,这就要求构建评价的目标体系应有动态性。
3.现代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超越单因性的整体性
现在我们理解的素质教育是内涵扩大了的素质教育,它不仅贯穿于基础教育,还贯穿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不仅贯穿于学校教育,还贯穿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因而评价对象范围大大地拓展了,不仅要评价学校工作,还要评价政府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不仅要评价学生,而且要评价教师、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甚至学生家长。就是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总之,教育评价的对象范围由对象的单元性、因素性向对象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方向转化,从而保证教育的整体优化和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4.现代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体系:强调模式选择对条件的依存性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相对应,也存在着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指标——量化”模式,一种是“观察——理解”模式。对于这两种评价的方法论体系,当前教育界都给予了充分重视和关注,这说明两种体系各有其优点,亦各有其局限性。
实证评价方法体系优点是:(1)准确高效,它可以用严密的数学方法精确地分析资料,同时可以用较少的人力和时间对评价对象进行准确的描述;(2)广泛的适应性,它有较固定的评价程序和步骤,对评价人员培训也要求不高,易于推广实行;(3)可移植性强,实证化的评价方法有较强的通用性,一次性的评价结论可以推广到同类的评价对象上去;(4)说服力强,实证评价方法所得结果多为数据,有很强的说服力。
实证化评价体系缺点是:(1)重结果,轻过程;(2)忽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3)易造成评价信息的失真;(4)缺乏灵活性。
人文化评价方法的优点是:(1)重视过程评价;(2)强调评价过程中人与人的交流;(3)方法灵活,针对性强;(4)重视评价中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人文化评价方法的缺点是:(1)总体效益较低;(2)主观性强;(3)对评价者个体依赖性较大;(4)易受干扰。
从两种方法论体系的比较来看,实证化评价方法论体系和人文化评价方法论体系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相应地,两种评价的方法模式也各有长短,两种模式各有自己不同的适应范围。在具体评价方案中,究竟采用哪一种模式,取决于评价对象的条件。现在的发展趋势是两种方法论体系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彼此在对方中吸取合理的成分。
5.现代教育评价功能的拓展: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性
在传统教育中,考试与评价是一种选拔手段,强调的是评价的分等功能,其目的是鉴别、选择适宜于更高一阶段学习的人。评价的分等功能的强化,使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变得更加困难,在淘汰、挑选的过程中,“学习困难学生”一再失败,无法发现自己的潜能,无法激励自己,从而进一步使他们失去了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部动力,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教育评价要改变其单一的分等功能,而应强化其发展性功能。
现代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和根本要义,既不在于鉴别和选择,也不在于对学生进行警戒,而在于检查教育目标的达成水平,取得反馈信息,以便调整教育教学过程,及时针对缺陷和问题进行补救和矫正。强调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为了帮助学生,促进其发展;它不是着眼于过去,而是着眼于未来。弱化评价的分等功能,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是素质教育评价功能拓展的具体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评价功能的拓展有利于学校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利于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6.现代教育评价的主体构成:主张广泛的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育评价中,教育者是评价的主体,受教育者是评价的客体。在素质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具有广泛的参与性:既包括教师、学校领导、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学生及其家长。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直接责任者,在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从多方面把握学生的发展状况,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学校领导是教育活动的领导者、管理者,理所当然地要对学校教育和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做出及时评价,以调整教育措施或对策。教育行政机构应该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调控、监督,也需要参与教育评价。学生家长自觉与不自觉在评价自己的子女,家长作为评价主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学生既是评价对象,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这种观念的确立,反映了人们认识上
的新发展。学生参与评价,可以消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紧张关系,可以提高他们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积极性;学生参与评价,内化教师(或其他评价者)的评价标准,促使他们主动地发现自己,主动地发展自己;学生参与评价发展了他们的评价能力,使之在未来社会中能不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对他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7.现代教育评价结果的显示:突破封闭的开放性
评价发挥作用的方式,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为被评价者提供反馈信息,如果评价结果未向被评价者开放,评价就不能对被评价者起着调节、导向和激励作用。评价结果不仅要向被评价者开放,有的还需向上级组织开放。这为上级组织发挥调控、监督职能和改进工作提供信息资源。评价结果,有的还应向社会开放,使之成为引导社会投资、消费的重要信息。评价结果的显示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所以结果的显示应该为信息接收者理解和愿意接收,这是评价结果显示的开放性的又一层涵义。我们说,鼓励性评语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这种评价结果有一个开放的态度,愿意接受这种评价。
三、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实现向现代教育评价观的转变
1.教育评价功能的转变——从选择到发展
我国从科举时代以来存在着一千多年的应试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使统治者得以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官员(人才),少数人就够了。它把广大的劳动人民拒之于教育的门外。所以说那时的教育评价强调了一种选择性功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教育是素质教育,是培养2l世纪的人才,它需要有一支千百万具有一定素质且有专长的劳动大军,而不是少数的“英才”,这样素质教育中教育评价的功能由选拔性转向发展性功能,使它成为促使绝大多数学习者得到充分发展,具有现代社会职业所必需的品德、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社会里,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功能仍不能一下子抹煞。因为,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根据一定标准选出一部分适合于接受某种教育或从事某种职业的人是完全必要的,以往的考试和教育测验,以及现在的招生、招工考试,都是应用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功能进行人才选拔的。择优,既可以保证人才的质量水平,又可以激励广大青年奋发向上。我们强调教育评价的发展功能,是就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言的,并不排斥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教育评价。
2.教育评价目的转变——从分等到改善
由于教育的竞争性和教育评价的选拔性,在人们观念中,考查的结果与教师的判断已变成一种划分等级的制度。它被用来区分好、中、差三等学生。这样,好的学生有可能高傲自大,沾沾自喜,不求上进。差的学生灰心丧气,甘败下风。这种评价给学生心理上、情感上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现代的素质教育是承认个性差异,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的教育。所以在现代的素质教育中的教育评价不能只是用来分等,更主要的是用它来改进教与学,实现教育评价的目的由“分等到改善”的转变。
3.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布卢姆从教学过程需要的角度出发,把教育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大类。我们过去的教学评价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即以总结一个段落的教育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评价(如学期,学年等)。现在我们除了抓好终结性评价外,还应抓好形成性评价(即在工作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评价),它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矫正,使整个教学活动处于完全可控、可调的状态之中。所以,布卢姆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作恒温器与寒暑表。寒暑表可能是十分精确的,然而除了记录
或显示室温之外,它对室温起不了任何作用,对比之下,恒温器根据与既定标准温度的关系来记录室温,其后随即制定各种改正程序(即打开或关闭火炉或空调机)。直到室温达到既定的标准温度为止。因此,寒暑表只能提供信息,而恒温器却能提供反馈与各种改正方法,直到室温达到所需要的温度为止,所以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成为促进学习的积极有力手段。
4.教育评价范围、方法的转变——从一张试卷定终身到全面考评
过去教育评价的手段是考试。它主要是通过口试或笔试来判断教育效果,检查受试者的知识和能力、由于口试和笔试的命题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教学指导思想的倾向,多考查主科(语文、数学等)忽视副科。多考查知识,忽视能力。多考查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使学校形成了只重视智育的畸型教育,现代意义下的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开放型、创造型,所以单靠一张试卷,几道题片面地考查学生的文化成绩是不行的。必须按国家教育方针,教学目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通过考试“指挥棒”的作用,实行考试方法、考试内容的科学转化。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