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改革观
众所周知,现代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对2l世纪人才的需求,已经迫使各国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了教育的改革上。课程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已经被列入各国政府首脑和教育界改革的议事日程。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大潮此起彼伏,未有停息。纵观世界教育改革的大潮,我们不难发现,最为汹涌澎湃的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往往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变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教材的改革才能落实,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以课程改革为前提。因此,研究现代教育的改革,就不能不研究现代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综观教育理论界对于课程概念的理解,我们可将之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广义的课程,是对学校教育活动的总体规划,是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的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和本质,更容易为人们接受和理解。
二、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学校课程都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在影响课程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知识、社会需求与条件、学生心理结构以及课程理论则是其中的几个主要方面。
1.知识
知识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通过对前人积累的历史经验的继承和亲身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本身的认识的总和。课程总是从这些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标准精选出来的,因此,课程的内容一般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华,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对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1)自然科学发展的水平影响着课程设置的水平、性质和特征,影响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
(2)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顺序与普通学校开设的课程科目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
(3)新自然科学不断发明和发现对课程发展变化的方向、内容、结构和形成等都有强烈的影响。
知识总是以一定的体系而存在的,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人类认识客观现实的结果。但由于受不学观点的影响,对具体现实采用了不同的抽象方法,便产生了不同的知识分类方法,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体系。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课程门类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
2.社会需求与条件
社会需求与条件涉及许多方面的内容,如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具体学校的培养目标等。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人们从知识宝库中进行什么样的选择,从而制定自己特有的课程。可以说,社会需求和条件是影响课程的决定性因素。一定社会的需求和条件取决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对培养人才的规格和要求自然是不一样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反映在课程上就有内容繁简、学科多寡、难度高低等方面的不同。综观学校课程的发展,为什么会从少到多、从人文学科到自然学科教学内容日益增多,这正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门类向综合门类发展的反映。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文盲型”的劳动者就可以适应生产的要求;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小学文化程度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到了20世纪,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者的学历的要求,已由初中提高到中等教育程度。为了适应当前科技革命发展特点和新趋势,有些国家还要求普及高等教育,实现高学历社会。由此来看,学校课程的发展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现代社会,从一个国家的教学内容即可以看出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学校课程是时代的产物,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可能提供的条件是制约学校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3.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教育只有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要求,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规律。因此,课程的设置还受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对于这一点,古代的课程编订者大多没有多少认识,因而在课程的编写过程中很少注意这一因素。只有少数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我们古代以“三、百、千”为代表的童蒙教材,就考虑到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因而颇受欢迎,百世流芳。西方国家自17世纪始,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儿童问题引起了近代教育家的高度重视。不少教材的编写都注意到了儿童心理特点的问题。夸美纽斯所编写的《世界图解》就是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它体现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特点,很适合于儿童学习,并因此而成为欧洲流行一时的童蒙教材,影响广泛。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从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出发,强调教育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后来,杜威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儿童中心主义”,完全由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决定课程的设置,使教材与课程的编写走上了歧途。历史证明,这种做法是失败的。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儿童中心主义”课程体系有其不足的一面,但它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点的重视,却体现了现代课程发展的基本要求。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现代学校课程的设置理应关注和适应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4.课程论
课程论是研究课程设置与安排的理论。一定的课程论观点是选择和组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编排方式都是由课程论直接决定的。由于课程论观点的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课程实践;换言之,课程的实践是直接由相应的课程论观点决定的。应当说,前述诸多客观因素,如知识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能力以及社会条件与需要等对课程的影响,都是通过一定的课程论思想的折射而实现的;对课程历史传统增加、减少、改造,也是以一定的课程论为指导进行的。因此,我们应当重视课程论的研究与探索。在这方面,西方国家起步较早,我们国家做得还不够。我国几十年来课程实践的教训之一,就是忽视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对于课程论对课程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不够、估计不足,因而课程的制定和改革,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经验论倾向,实践上常常陷入盲目状态。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今后认真研究并加以改进的。
三、现代课程理论发展的基本问题
现代课程论发展迅速,流派林立,见解不一。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一些有关课程设置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存有分歧。这些问题可以说是现代课程论所关心的焦点所在。
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
在课程论中,一个长期争论不休至今仍末达成共识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知识在教学中的价值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教育史上有过“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的争论。形式教育论认为,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就是因为这种知识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聪明;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特别是悟性式的理性能力、思维能力。因而它主张中学应着重学习古代语言(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等所谓的形式学科。
实质教育派认为中学主要应学习现代语文、历史、数学、物理、地理、天文、商业、法律等实用的知识,即所谓的实用学科。认为学校只有传授实际需要的知识,才能为他们从事某种职业作好准备,至于发展智力,不必专门作为教学任务提出来,在掌握实用知识的过程中,智力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事。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本身的价值。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求真理的钥匙,人们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利用它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的。
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各执一端,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为西方课程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都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在20世纪以前,两种理论争论激烈,各不相让。20世纪以后,虽然两种理论的斗争仍在继续,但这种争论逐步趋于缓和,观点也彼此渗透,大有从对峙走向融合的趋势。人们普遍认为,发展智能与掌握知识是课程设计要达到的两个重要目的,两者互为基础、彼此促进、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2.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
课程内容究竟是以社会所积累的系统知识为核心(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间接的经验)呢,还是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直接经验为核心呢?这是课程论研究的又一重要问题,也是课程理论界长期论争的焦点之—。
从教育过程的特点出发,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当以间接经验为主,以直接经验为辅。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总结的认识成果——概括化了的知识体系,它主要是以书本知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体系是根据社会的需要从人类知识宝库中挑选和提炼出来的最基本的材料。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的缩影,对学生认识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具体体现在为各级各类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中。这种主要以书本知识形式为主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不受个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认识的起点,相对缩短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这是学生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使他们的认识迅速提高到社会需要水平上来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中小学教育中,首先要强调的就是掌握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的间接经验,学好书本知识,重视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这一点,势必导致教育质量的下降。另外,还应当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直接经验。因为如果课程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就会导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和学生实际生活的完全脱离,影响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妨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可以说,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经验作基础,间接经验的掌握也无从谈起。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不应当把两者对立起来,而应当努力加强二者之间的联系和统一。
在我国,课程设置仍未有摆脱传统的封闭模式,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还未有得到恰当的处理;课程的理论化倾向比较突出,过分偏重于书本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直接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是我国课程改革所要集中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我们认为,课程设置应以系统知识为主线,加强系统知识与直接经验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直接实践联系起来,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有机统一。
3.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就是课程中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这种课程显而易见,所以称之为显性课程,又由于其通常是由国家当局所规定的,各校所普遍采用,因而也叫做正式课程。而隐性课程则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伴随着正规教学内容而随机出现的、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那部分内容,通常包括渗透在课程、教材、教学活动、班级气氛、人际关系、校园文化和家庭、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价值、态度、习惯、礼仪、信仰、偏见和禁忌等。这些现象大都是社会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由于隐性课程影响深远,近来颇为课程研究者们重视,且成为课程研究的焦点之按照早期世俗的观点之一。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在目标方面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则不一致。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应在设计和编制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时,充分考虑到隐性课程的因素和影响,尽可能把隐性课程纳入到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之中,统筹安排,使它们相互补充、互相促进,发挥它们积极的教育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尝试推行三种课程的计划,他们认为在学校中起教育作用的课程有三种;第一种就是学科课程,这是学校中正规学习内容;第二种课程是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特长;第三种课程就是隐性课程。我们认为这种设想的出发点是好的,思路也很开阔,但愿在实践中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
如何处理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的关系,是课程论必须面对的又一重要问题。从理论渊源上看,这一问题实际就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在课程领域里的反映。
认知发展,主要是指人在知识和智力方面的发展;情意发展,则主要是指人在情感、意志、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从现代课程论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到,强调认知发展重要性是课程论各家各派的共同特征。但至于情意发展的重要性,则并不为各家各派所认同。可以说,强调情意发展与认知发展具有同样重要价值的观点,是人本主义课程论所独有的特点。值得指出的是,虽然重视情意发展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古希腊雅典,在当时关于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中就已包含着重视情意发展的观念,如当时提倡要通过音乐教育和体操训练来陶冶人的性格、情趣和道德品质,锻炼人坚韧刚毅、勇敢前进的意志品质等,但从严格的意义讲,这些观点是朴素的、自然的。在教育史上真正科学系统地论证这一问题的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课程论。人本主义从促进人的整体人格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批判了以发展人的认知品质为目的的唯理智主义倾向,从而确立了人的情意发展与人的认知发展在学校课程目标中的同等地位。自70年代以来,课程中的情意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国家在课程编制过程中加大了情意发展的力度。克拉斯沃尔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情感领域》已成为许多国家编制课程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国所进行的关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探讨,在某些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情意品质的关注。
我们认为,情意发展既是个体完整人格中不可或缺的组织部分,又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基础,决定着认知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促进人的情意发展与促进人的认知发展一样,应是现代学校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反映到课程的编制上,就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情意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之纳入课程之中,并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来对待。认知发展与情意发展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现代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现代课程改革在各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但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些大致的特点和发展的趋势,现说明如下:
1.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校教育适应当代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学校的教学内容能充分的变成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考虑使学校课程现代化,即更新教学内容,使课程反映当代科学文化的新水平。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生产力的面貌,改变了军事力量的对比,并广泛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因此,改革中小学教育内容,充实现代科技知识,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一直在探讨的重要课题。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就是要注意剔除旧的教学内容,把现代科学成果适当纳入教学内容,尽量缩小教学内容同现代科技新成果之间的差距。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物化过程缩短的新趋势,新兴学科和高、精、尖技术不断涌现。为了培养适应这种社会变化并能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就必须尽量缩小教育内容与现代科技成果之间的差距,把新兴学科和高、精、尖的学科内容纳入学校课程,实现课程的现代化。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球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2.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个目标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育的否定。自20世纪初以来,特别是50年代以来,能力培养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旧的课程,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内容同能力培养的要求协同起来:当代不少国家在编写教材时,十分重视如何通过教材本身培养学生发现、探讨和创造等学习能力。
3.注意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世界上不少国家在当前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多种人才的需要,也为了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要,在设置必修课程、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的同时,还开设了选修课程,并逐渐拓展选修的范围,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尽可能多的选择机会。从各国中小学开设选修课程的情况来看,选修课主要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普通选修课,另一种是职业选修课。普通选修深的设置目的在于补充、加深和巩固一些必修普通课的知识,职业技术选修课的设置则在于为学生毕业离校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