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急需“补课”
2月28日,又一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从中国领导人手中捧回500万元大奖;与之相比,分量略轻的国家技术发明奖却第五次空缺。
全国人大代表胡卫平说,大奖的空缺反映出中国缺乏真正的原始性创新,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育创新有关。缺乏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是不完善的,中国青少年创造力急需“补课”。
胡卫平是山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他用物体应用能力、问题提出能力、产品改进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技术产品开发能力六个方面对中英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青少年仅在问题解决能力上高于英国。“问题解决能力高完全是‘题海’战术的结果”。
他指出,造成中英青少年创造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中国人传统的“求同”思维与英国人“个体发展”的文化差异;英国的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设施均免费向青少年开放,且内容更新较快,造成了科学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国在近两年刚刚兴起“科技周”,但从数量和质量上难以与英国相比;中国的家庭教育与英国的开放型和民主型不同,主要是“家长说了算”。最重要的一点,几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科学”专门列入中小学课程,并在学生各阶段升学时进行面试。而中国虽然近几年开展“3+X”的教育改革,但仍缺乏科学的综合课程。
目前,中国的教育系统一般是中小学阶段打基础,大学、研究生阶段再培养创造力。且大学的研究以宏观的、思变型研究为主。胡卫平指出,国际学界普遍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在17岁趋于定型,大学生比中学生的创造力低,中学时代是创造力的关键时期。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提起大学新生也深有感触。他说,中国大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但创新意识、敏感性很差。客观存在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年轻人的创造力。在这种体制下很难培养出创造型人才。
目前,胡卫平所在的研究所正在全国一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的试点。他举例说,普通的物理教学只告诉学生匀强磁场与多层线圈产生电阻,但在创造力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利用多种方式产生电阻。目前,这种课外教学已推广到全国100所实验学校,每两周开设一次。
中国在80年代出现了“学与玩”等创造型教学的杂志,近年来教育部也启动了动手学课程。“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使大多数人意识到,创新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分水岭。然而,诺贝尔奖总是“花落别家”,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连续五届空缺的现实,也让中国的教育者不得多些自省和考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