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甘肃中烟工业招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预测(20)
1.王涛的好朋友都喜欢歌手周某的歌。王涛在某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都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丽莎既是王涛的同学,也是他的好朋友,米蓝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贺宇是王涛的同学但不喜欢歌手周某的歌。
根据以上陈述,一定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米蓝喜欢歌手周某的歌 B.王涛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C.贺宇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D.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
2.在科学界,我们希望论证中不出现任何“存在预设”。所谓存在预设,即预先设定命题中的主体存在。例如在“孙悟空有火眼金睛”这个命题中,并不预设孙悟空的存在,但在命题“有的花是红的”中,必须预设花的存在。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断定的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必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个定律可能为真,但物理学家在表达和断定它的时候,并没有预设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存在。
从这段话中可以推出的是:
A.存在预设取决于命题主体是否真的存在
B.没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
C.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不适用于现实
D.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论证中不存在“存在预设”
3.近来,月嫂收入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有人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并质疑月嫂的收入为何能高过一个医学博士的月薪。也有人反驳说,月嫂的收入为什么不能高过医学博士呢?月嫂收入的提高,一方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国越来越重视体力劳动,尊重体力劳动者是社会的进步。
下列哪项陈述不能支持反驳者的观点?
A.收入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学历高低
B.有些月嫂非常优秀,具有博士学位
C.随着新生儿的增多,出现“一嫂难求”的现象
D.谁能放下身段去赚辛苦钱,谁就值得尊重
4.某硕士班同学举办毕业20周年聚会,联络人王宁说班里有同学不能参加。班长说:“我看513宿舍的4名同学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最多有两人能参加。”团支书说:“班长,我觉得你说得不对。”
如果团支书说得不对,则下列哪项必定为假?
A.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中有两人能参加
B. 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不能参加
C. 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能参加
D. 如果秋菊、阿春能参加,那么秀秀和楠楠也能参加
5.某招考职位规定:凡通过英语专业八级、参加过支教活动的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均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张华是北京某名牌大学英语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却没有资格报考该职位。
由此一定可以推出的是:
A.张华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B.张华没参加过支教活动
C.如果张华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那么他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D.如果张华参加过支教活动,那么他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考试
1.【D】 解析:第一步:首先翻译题干。(1)王涛的好朋友=>喜欢周某的歌;(2)王涛在咨询公司工作的同学=>不喜欢周某的歌;(3)丽莎:王涛的同学且王涛的朋友;(4)米蓝:王涛的同学且否定咨询公司工作;(5)贺宇:王涛的同学且否定的喜欢周某的歌。
第二步:根据结论进行推导,分析选项。根据(1)、(3)得出丽莎喜欢歌手周某的歌,再加上(2)可以得出丽莎不在该咨询公司工作,D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能确定真假。
故正确答案为D。
2.【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的主体是“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题干中指出物理学家没有预设这一主体的存在。说明这一论证不符合题干中“存在预设”的定义“预先设定命题中的主体存在”的要求,A、B、C三项均为无关选项,排除。
3.【B】 解析:第一步:首先分析题干,找到论点论据。反驳者的观点即论点是:月嫂的收入超过医学博士是合理的。包括3个论据:(1)月嫂收入可以高过医学博士;(2)市场调节导致月嫂收入提高;(3)社会进步、尊重体力劳动者导致月嫂收入提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再看选项,A项支持(1),C项支持(2),D项支持(3),即承认了辛苦赚钱得到重视。B项博士不等于医学博士,范围夸大了。即便从医学博士来考虑,其含义为“ 优秀的月嫂是因为博士学位导致月嫂收入高”,是对反驳者的观点的削弱。
故正确答案为B。
4.【C】 解析:第一步:首先翻译题干。团支书说得不对=班长说得对=“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最多有两人能参加”为真。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B两项与“最多两人参加”都不矛盾,都可能为真;C项“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能参加”显然与“最多两人参加”矛盾,C项肯定为假;D项是一个假言命题,可能为真。
故正确答案为C。
5.【C】 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1)通过英语专业八级,(2)参加过支教活动,(3)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这三项是有资格报考某职位的充分条件。
第二步: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导。张华没有资格报考该职位,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即张华不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题干中张华符合(3)英语专业应届毕业生,也就是他不能同时符合(1)、(2)两个条件,即张华应符合“非(1)”或“非(2)”,也就是没有通过英语专业八级或没参加过支教活动。“或”关系中否定其中一个条件必然得到另一个条件的肯定形式。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