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检法文职2016招警申论热点话题:迷恋“北清率”恋不出教育强国
背景链接
选拔尖子生组成"清华北大班"、花钱从外地买高分苗子、有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就奖励50万元、评职称时优待北大清华考生的老师……当前,有,不少地方的教育都存在"锦标主义"倾向,很多高中都把有多少学生考上北大清华当成重要指标,以此向外界展示当地教育的成功。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北大清华在中国高校中的地位特殊,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北大清华,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一些中学、地方政府为提高"北清率"而使尽浑身解数,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当。它代表了一种畸形的教育观,有违公平教育的理念,不仅会助长非理性的"北大清华崇拜"情结,还不利于教育均衡发展的长远目标。
过度追求"北清率"就会走向教育的异化,引发新的不公平和其他各种扭曲现象。应当看到,疯狂追求"北清率"只是一个表征,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它的现实背景,就挖不掉教育功利主义的病根子。这正是"北清率""状元热"年年争议却又年年重演的原因。简而言之,"北清率"背后的现实背景,是教育资源"寡而不均"。
首先是教育资源之"寡"。追求"北清率"折射出政府、学校、家长都具有的切实诉求:政府需要可以量化的指标以期着力提升当地教育质量,其中也不乏官员谋求教育政绩;不是财政全额保障的高中学校需要打造招生金字招牌,以期吸引更多择校费和优秀师资,形成良性循环。家长们对"北清率"也并不反感,甚至趋之若鹜,这种趋之若鹜的背后,是老百姓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盼,也折射出优质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
在现实背景,更是教育资源之"不均"。当前,关于资源分配失衡的尴尬现状不少。一些区县多年来也没有一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全校数一数二的成绩甚至进不了邻县高中的重点班;而在另一些地市的重点高中,几乎每个班都有学生考上名校,学校不仅不为"北清率"发愁,甚至目标早已不局限在此,而扩展到香港和国外高校。我们很少听闻北、上、广等城市以财政拨款奖励考入北大清华的学子,却常见基层乡县因"北清率"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举县同庆。与一所学校拿出几万元奖励"北清"师生相比,同一片蓝天下,如天堑一般的教育资源、水平和机会的差距,才更加令人心忧。
[参考对策]
立正教育总结,中国要成为教育强国,首先应该拥有一批一流高校"集群",加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而不是只有北大清华两校"比武"。
第一,要避免功利化"刷榜单"行为,而要在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上做文章。如中国政法大学,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学术立校、人才强校、质量兴校、特色办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以"经国纬政,法治天下"和"经世济民,福泽万邦"为自己的两大办学使命,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已经成为法大重要的精神名片,也将是法大未来发展的时代标签。
第二,要突出学科特色非常重要,学科建设要懂得"取""舍",切忌一哄而上,盲目增设热门学科,不切实际地追求学科上的大而全。应选取优势特色学科进行重点建设,用有限的资源获取最大的效益。尤其对于行业特色型大学来说,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服务行业,优势特色学科由"专"转"精"是其迈向世界一流的最佳途径。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