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检法文职2016招警申论热点话题:购物狂欢须擦亮诚信底色
背景链接
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最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双11"是狂欢购物节的代名词。随着11月11日越来越近,很多人不是已经填满购物车就是在填满购物车的路上。然而,除了电商营造、用户参与的热烈气氛,人们更关心商品的性价比。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等多部委邀请8家互联网公司,签署《反"炒信"信息共享协议书》,就是一封各方主体向"诚信"宣誓、向"不信"开战的前奏。这意味着,诚信经营,提升到了主管部门、电商平台、商家共同治理的议程上。
综合分析
从这几年购物狂欢节来看,氛围依旧浓烈,"双11"的辉煌成绩也经得起检验,而问题也在逐年暴露。有人说,"双11"不仅要看电商的花样玩法,更要看"躲坑"技术。总体而言,诸如"以次充好,鱼目混珠""先涨后降,虚假打折""虚假促销,骗取信息""预付定金,霸王条款""钓鱼骗局,防不胜防"等购物陷阱,一方面在提醒用户不能盲目选购、冲动消费,另一方面在警示电商不能打"擦边球"、玩"阴损招"。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高品质、有诚意,能赢得客户;低品格、小把戏,容易输掉未来。
最应该赢得的是信用、最应该保障的是服务,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理应遵循的原则之一,电商经济亦然。电商诚信,归根结底要"以质取胜",既不是拼出来的,也不是炒出来的。就像刮起的那阵"炒信"歪风,通过自发的或专业的方式刷单、刷星来误导消费者,进而会扰乱竞争秩序。
人无信而不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商无信而不兴,是社会发展的普遍共识。诚信,是包括电商领域在内的所有商业行为必须要过的一道关卡,也是一场必须打赢的价值战争。只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价值品质置于高位,才能体现"双11"购物狂欢的初心,才能真正实现用户与商家、线上与线下的双赢。
[参考对策]
立正教育总结,商家提供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缺少维权意识、监管部门不告不理,很容易让劣币驱逐良币,即便形成某种"虚假信用"所以,构筑信用保障体系、建设信用文化,是所有管理主体、经营主体、消费主体都不能缺失的分内之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