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公检法文职2015招警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来源: 2017-06-25 10:58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比较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一类为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前者又称构成生产力的硬件,后者又称构成生产力的软件。

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劳动资料: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如钢材、棉花等。劳动对象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二者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劳动者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比较重要的要素,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实体性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②非实体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其中科学技术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科学技术作为一先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中非实体性的渗透性要素。但科学技术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才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对于生产关系的构成,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把握。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比较本质、比较基本的关系,是判断各种社会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从再生产过程的动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分别形成的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构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是要变化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