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招警考试时政热点:没有什么陋俗不能改变
清明将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古人选择在这个节气祭祀祖先、追怀亲人,使之成为春季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节气,也蕴含着清正肃穆、生生不息的寓意。
而在当下,丧葬陋俗在某些地区却愈演愈烈。本报昨日报道,在通城农村,一户农家办丧事,就要花费6万多元,还请7个道士"驱邪",做五花八门的法事。在一些农村,丧葬的所有环节都被高度物质化、庸俗化,在送别逝者的庄严时刻,本该有的清明肃穆之风荡然无存。谈起丧葬中的陋俗,很多人非常反感,但或是无可奈何,或是随波逐流。
陋俗真的不能改变吗?回答是否定的。文明战胜野蛮,先进替代落后,是人类社会演进的规律。《荀子·乐论》说:"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所谓移风易俗,本质就是以新代旧。现在的欧洲文明程度很高,市容整洁有序,人们举止优雅得体,但倒转几百年,中世纪的欧洲可不是这个样子,在那时的伦敦、巴黎,人们随处大小便,几个月不洗澡也成了风气。这些陋习,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而结束。
工业文明带来了先进的制度文明,移风易俗在古代多靠上行下效,在现代社会则主要通过制度规范。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什么随地吐痰的人少?乱闯红灯的人少呢?除了加强教育及构建良好的硬件设施外,严厉的处罚制度功不可没。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重器。新加坡也曾有过脏乱差的时期,但通过依法严管改变了这一切:随地吐痰者第一次罚款600美元,第二次罚款1200美元;在公共汽车、地铁、电梯、戏院及政府办公大厦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违者罚款;在公共厕所大便之后不冲水也罚款。正是靠制度严管扫除了陋习,也为新加坡赢得了"花园"的美誉。
没有什么陋俗不能改变。只要有决心,有行动,文明风尚就会取代陋俗。在我国,缠足的陋俗改变了,抽鸦片的陋俗也改变了,春节放鞭有着漫长的历史,在越来越注重环保的今天,不少城市通过出台法规,加强管理,动员各方力量正面引导,也大大减少了。
陋俗是一面镜子,照出基层治理中依然存在的短板。在一些乡村,由于外出务工者多、基层治理能力弱化等原因,丧葬陋俗也随着精神文化生活的凋敝而陈渣泛起。破除这些陋俗,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出台法规制度,提高基层组织依法治理的能力;二是要循序渐进,由基层党组织坚决带头,让文明风尚逐步养成。三是可以考虑把破除农村陋俗交给市场和公益组织,以良好的制度设计,通过有偿的市场行为和无偿的公益行为,协力推进乡村的文明风尚。"梨花风起正清明",是一个洁净、清澈的美好意象,并非只有大操大办、大鸣大放,才能体现对死者的尊重,真正的怀念应当是发自内心,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表面文章。愿我们的丧葬文化,能以庄重简朴的仪式,回归清正肃穆的本源。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