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招警考试申论材料阅读之问题词的运用
材料作为申论考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整个申论作答都是在对于材料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把握好材料进行有效地阅读和正确的提取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归纳概括到贯彻执行,基本上都有考察问题词应用的概率,而对于问题词怎样归类记忆是比较好的方法呢?
一、坏的情绪
例如:愤懑,尴尬,令人堪忧,郁闷等。
这是考生很容易忽视的一种问题词。通常觉得材料中只有观点型书面语的句子才是重点,这种案例中的生活化词汇极其容易被忽略。但是,人民群众的满足感幸福感是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的不满意的地方必然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二、坏的现状
例如:问题,坏处,瓶颈,毛病,弊端,困难,矛盾,缺点,漏洞,症结等。
坏的现状就是已经处在一个不好的状态中,通常是具有消极含义的名词构成的,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的也比较广泛,比较容易在考试中发现,是相对来说难度比较低的要素。
三、坏的过程
例如:落后,缺失,恶化,质疑等。
这部分大都是动词,表示正在向坏的状态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都和消极影响词容易产生混淆,但是“问题”和“消极影响”的主要差别在于:问题通常是本身具有的,更倾向于事物本身的特质;而消极影响是由问题继而引发的后果,是由问题带来的。这里面有一个逻辑上的关联性。主要把握住哪些是直接暴露出来的,哪些是继而引发的这个逻辑关系,就比较容易判断问题和消极影响。
四、惯性用语
例如:键盘侠,剁手族,低头族等。
这一部分在短语中并没有不好的词汇出现,但是通过上下文或者是日常阅读的积累是可以判断出来其中贬义的。这一类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加积累,在考试中面对陌生的词汇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进行词义的判断,整体来理解材料。
关于问题词的主要积累就是以上四大类,虽然这里面列举了一些词汇帮助考生进行快捷阅读,但是中华语言博大精深,在实际的材料阅读中还是需要考生进行仔细的判断,尤其是对于案例型材料,可能出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个问题的情况,这时候就需要考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出题者的意图了。就像申论的作答原则——材料为王,只要深刻的理解材料的意思、领悟出题人的思想意图,才能真正的答好申论。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