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指导:2011年河南省公检法考试面试热点之三农问题
【热点聚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到三农问题,并把其作为今后工作的中重中之重。今年,中央政府用于“三农”的投入已经接近10000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300多亿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投入。另外,在投入方向上,与往年相比,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同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大多数农业主产区的地方财政都很穷,向这些地方倾斜,可以说也是为了确保物价稳定。
总的来说,今年政府报告关于三农的部分,一方面继续强调了三农问题重中之重的地位没有变化,另一方面也看出政府对稳定物价,尤其是对农产品价格稳定的重视。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今年也是“十二五”期间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
【纵深解读】
一、“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第一,“三农”问题攸关我国现代化进程和改革的深化。正确认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地位,直接关系到现代化进程顺利与否。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为重要,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三农”问题的解决事关改革推进能否顺利进行。“三农”问题将会增强改革的难度,同时,“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决定着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本。这是对党和政府改革总路线的一个考验。
第二,“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三农”问题并不单纯是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还关系到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共同富裕、可持续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等一系列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能否抓住机遇,继续深化认识和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农业、农村、农民方面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因此,“三农”问题是一个改革的路线和方向问题,它的解决速度和解决方式将决定市场化改革的速度。考试用书
第三,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因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农村尤其不发达。全国近13亿人口,62%以上在农村。农村能否如期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举足轻重;当前国民经济发胀的突出矛盾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在拉大,农村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等现代文明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差距,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进而大幅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在农村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
第四,“三农”问题的解决有利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是抑制价格的关键。可以说,没有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就不可能保证物价的总体稳定。政府的新增补贴重点向主产区、重点品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同时,增加中央财政对粮食、油料、生猪调出大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扩大奖励补助规模和范围。大多数农业主产区的地方财政都很穷,向这些地方倾斜,可以说也是为了确保物价稳定。
二、对策措施
一是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并从实践上,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既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更重农民利益。既重城乡统筹发展,更重制度创新。
二是要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毫不放松地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支持优势产区生产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产品。同时切实落实和坚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
三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林业。切实抓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中城市郊区要有基本的菜地面积和生鲜食品供给能力。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继续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提高,提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五是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