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时评:不信谣的重要前提当是公开
4月1日是西方的愚人节。愚人节有许多活动,最典型的莫过于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来捉弄对方。不过据说,这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时间上有严格的限定。而玩笑也是有尺度的,开大了,就成了谣言。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中山大学昨天举办了一场针对如何甄别网络谣言的"辟谣大会",向现场及在线观众讲解谣言的分类、特征、造谣的手法,以及谣言的辨别方法。假如我是分享嘉宾,还想补充一种:谣言的溯源。当然了,这可能会与主办者的初衷大异其趣,但作为文化史知识,了解一下无妨,且有一定的趣味。
谣言,在今天纯粹是贬义词,指那些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但在原初,却是指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谚语。我们浏览典籍,会发现不少"小儿呼曰"、"童谣曰",大抵指的就是"谣言",民谣所言。与今天辟谣、碎谣相反,从前有专门的机构、官员负责收集谣言,即采风、采诗,目的则是从中"观风俗、知得失".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风,大部分就是民谣所言,借助这些,后人得以一窥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劳动、婚恋、怀人、悲喜,等等。借助"谣言",还可以订正一些成见,比如我们一向认为封建社会的人们只知道土里刨食,典型的小农意识。不过,《汉书》里有这么一句"谣言":"以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对农业、手工业、商业创造经济效益的次序等级,分明认识得清清楚楚。同书的《货殖列传》里还有好多因为冶铁、煮盐、做买卖而"富至巨万"的发家实例,在班固笔下都是津津乐道的口吻。明了这些再看所谓小农说,不是失之偏颇吗?
正因为民间的"谣言"是现实的种种折射,所以早在差不多两千年前,东汉灵帝曾经下诏:"以谣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这大概是依靠民意来决定官员黜陟与否的最早做法。因为一个官员无论怎样作秀,他的真实面目也瞒不过辖区的百姓,所以灵帝此诏未尝不值得后世借鉴。元朝惠宗时流传这样一首"谣言":"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奉使,是朝廷派下来"察政事之臧否,问生民之疾苦"的官员,本来他们的职责是要如实地向上反映问题,结果一下来却纷纷和地方官吏沆瀣一气,令百姓更倒霉了。退回东汉,倘若那诏书落地了的话,可能有不少家伙没好果子吃了。
钱锺书先生说:"字有愈用愈宽者,亦复有愈用愈狭者,不可株守初意也。"不难看到,词也是一样,如"谣言",干脆从正面彻底走向了反面。"谣言"是什么时候变质的,研究起来应该是个很有意思的课题。我疑心,至少有正牌"谣言"的舆论力量,令别有用心者借用之掺杂私货的因素吧。比如南朝的张敬儿想当皇帝,编了段"谣言"让人到处传唱:"天子在何处?宅在赤谷口,天子是阿谁?非猪如是狗。"张敬儿老家地名叫赤谷,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名唤狗儿,弟弟叫猪儿。发迹后,是宋明帝觉得这名字太端不上台面,才给他改名敬儿。其他如著名的"大楚兴,陈胜王";"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等等,一个路数,都是在利用"谣言"制造所谓"天意"的舆论。这样的当上多了,"谣言"走向反面几乎水到渠成。
当"谣言"走向反面之后,尤其是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世界里最大"病毒"的今天,唯有不信谣、不传谣,才能使之失去滋生的土壤。而要人们自觉做到这一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除了涉及国家机密,凡事不仅都要公开,而且还要及时公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