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国考降温不能靠“心静自然凉”
在一个开放而多元的社会,择业是每个人的权利与自由。趋利避害也好,盲目从众也罢,这都是无可置喙的个人选择。只是,如果从社会的视角考量,本该在实体经济或社会事业中创造价值与财富的精英阶层,一股脑地涌向公职服务部门,这显然就悖逆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法则。试想,如果乔布斯、盖茨、巴菲特等都一窝蜂成了"公务员",不说社会财富会损失多少,起码这个世界会稍稍显得有些了无生趣。中国的国考热,在给公职层面提供最优秀的员工的同时,也蚕食了其他行业的人才资源。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国考降温,但基本上走的都是"形而上"的路数:要么是指责年轻人缺乏理想与激情,要么是说社会在职业价值选择上丧失理性。只是,国考热从不屈从于这些空洞乏力的说教,即便绝大多数人注定要充当"炮灰",依然挡不住参考者前赴后继。一句话,国考降温,不能靠"心静自然凉"。
真要使国考回归理性,最根本的还在于以下三个层面:一是让其他的"359行"获得对等的尊严与荣光。劳动者在收入上彰显"光荣",劳动要素与劳动价值在资源配置中有更多话语权,借助收入分配改革等"系统工程"理顺行业前景与预期,公务员就不至于有太多溢出价值。二是校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养老金双轨制等社保层面做足公平文章,约束权力、监督权力、制衡权力,让公权不至于沦为个人私欲的VIP--这既能使得公职岗位祛魅,也能弥合一些断裂与失衡。三是鼓励创造、褒赏创新,让低门槛、有活力、重市场的实体经济成为青年才俊的"梦想锻造车间",谦抑行政审批与作为,让市场决定经济基础的走向,国考自然就不至于承载过多的价值期待。
好在"三中全会"吹响了新一轮纵深改革的集结号,良政新出,重塑中国。以整饬后的经济社会格局与秩序,让职业选择归于理性、让虚热不退的国考变成人生通道之一,这是考生或准考生的期待,也是社会的美好愿景。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