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新华网评:别让银行理财沦为“蚀财陷阱”

来源: 2018-02-09 11:44

  超三成消费者遭遇银行销售误导,30%理财产品未获风险提示,亏损及纠纷频发……种种乱象使部分投资者面临本息难保的困境。记者调查发现,理财产品误导销售屡禁不绝,而产品设计缺陷、层层转手分成、维权困难重重,使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10月25日 《新华每日电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句广告语现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选择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人,无不抱着两种期望:一是财产保值;二是财产增值。但是对于相当一部分银行的理财客户来说,银行的理财产品几乎沦为蚀财陷阱,资产不但无法保值增值,反而越理越少。
 
  正如股市人人都熟知的那句话: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同样有风险,同样需要谨慎,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理财者在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甚至是财产贬值后选择和银行"秋后算账",甚至对簿公堂呢?这其中银行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银行推出的各类理财产品,其投资和收益的计算方式都很繁琐复杂,再加上各种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一般的理财者根本就看不明白,只能听从银行工作人员的建议。而部分银行工作人员或者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者是为了多卖理财产品拿提成和奖金,总是故意夸大理财产品的收益,对其中存在的风险往往避重就轻,甚至避而不谈,给理财者一种只要买了就稳赚不赔甚至是能发大财的错觉。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称,导致很多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被严重误导。
 
  当然,作为投资者也应该清楚理财产品是有风险的,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也是正常现象。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要有心理准备,不能抱有只赚不赔的想法,更不能用"一夜暴富"的心理去理财。
 
  即便有了消费者的理性,也还是不够的。很多银行之所以为了销售理财产品不择手段,就是因为缺乏严格的市场监管和处罚机制。因此,监管机构要切实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理财产品的规范销售,对于违法违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和问责,让银行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忽视甚至牺牲消费者的利益,真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