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公考申论2017青海省考申论范文:扶贫“本”与“末”兼顾
2017年青海公务员考试招录笔试时间快到了,立正网校整理汇总2017年青海公务员考试面申论范文,请考生收藏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奋斗在公考道路上的各位考生而言,多学习、多借鉴是最高效的备考方法,今天专家就跟大家分享一篇深度范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展示】
扶贫:"本"与"末"
--"本""末"兼顾 实现精准扶贫
全新的2017发展浪潮已经起势,肩负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赢得良好开局的使命,承担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任务,新的一年注定要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在新的历史画卷中留下光辉一页。
然而近期在全国各地的扶贫工作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却频频发生,重"输血"轻"造血"、重"面子"轻"里子"、重"温饱"轻"环保"。这种本末倒置的状态不仅无法实现真正扶贫、精准扶贫,更会拖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正所谓"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因此,在扶贫过程中,我们要处理好"扶本"与"扶末"的关系,做到"本""末"兼顾。
实现精准扶贫,既要"面子"之"末",更要"里子"之"本"。"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习近平同志借古人之名言宣示着我们的党服务人民的宗旨和决心,也教化着党员干部心系百姓为公仆之根本。然而,眼下在扶贫工作中却是事与愿违,扛着一袋米、提着一壶油,大张旗鼓地下乡入户,席不暇暖就已拂袖而去,只求电视上有影、报纸上有字、广播时有音,至于民生疾苦、实际问题,则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形式主义、面子工程"问题之严峻可见一斑。长此以往,暂且不说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会大打折扣,至少无法去民之患、解民之忧。因此,在扶贫工作中,要面子更须重视里子,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面对民生疾苦,要像对待"腹心之疾"那样,严阵以待,从根本上除之。
实现精准扶贫,既要"输血"之"末",更要"造血"之"本"。 审视如今的扶贫工作,可谓"输血"有余,"造血"不足。不可否认,大量的扶贫物资确实帮助贫困群体解了燃眉之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制约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意识,弱势群体中"坐等靠"的惰性思想日趋严重。只富"口袋"不富"脑袋"的扶贫方式,其效果仅是过眼云烟,山村返贫现象顺理成章。《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此可见,扶贫的长久之计理当是"输血"、 "造血"并驾齐驱,提供资金帮扶的同时,更应加强教育指导,增强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让他们过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活。
实现精准扶贫,既要"温饱"之"末",更要"环保"之"本"。李克强总理在第一次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绿水青山贫穷落后不行,但殷实富裕环境恶化也不行,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换取人民并不满意的增长。"总理的宣示可谓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也郑重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故而,在扶贫工作中,面对"温饱"和"环保"的艰难抉择,我们要努力找到平衡点,既要有经济发展的坚持,也要有生态保护的兼顾。如是,不仅着眼了现实生存的需求,更放眼了长远发展的需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追逐"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征程中,我们必须铭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在"全面"。在中华民族追梦的道路上,贫困群体不能落下。这也为当下的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重在扶"本"、"本""末"兼顾,要注重"里子"、看重"环保"、侧重"造血",以真正创新扶贫理念和方式。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添砖加瓦。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