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贵州农信社|农商行考试申论备考:棚户区改造创新成果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十八大代表,同时是双鸭山市的市委书记,和我们一起聊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棚户区的改造工作。李书记您好,据了解,您是中央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于2005年从北京选派到黑龙江省工作的,转眼间已八年时间,其间一定有许多心得、体会。我们还了解到双鸭山是一座地处偏远、经济相对滞后的边疆城市,在全省棚户区改造行动早、力度大、效果好,我有几个关于棚户区改造的问题想请您谈一下。
主持人: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双鸭山棚户区改造前的状况好吗?
李显刚:双鸭山市是一座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受“先生产、后生活”影响,规划先天不足,历史欠账较多。自1956年建市以来逐渐形成了14片、301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涉及居民6.6万户、19万人。其中,南市棚户区185万平方米、1.3万户、3.7万人,为全省单体面积最大、居民数量最多、动迁难度最大、改造任务最重。该区房屋建筑多数超过50年,面积狭小、设施不全、年久失修,基本都是危房、险房。公共基础设施极度匮乏,行路难、吃水难、入厕难等问题十分突出,消防隐患严重。这片小区曾经是双鸭山的“发祥地”,后来变成了“贫民窟”。这个区块的居民绝大多数是当年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煤炭职工及其家属子女,绝大多数没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和固定的收入来源,70%以上处于低保或低保边缘。
主持人:对双鸭山这样一个经济总量相对较小,财政并不富裕的城市来说,棚户区改造困难重重,请您谈一下双鸭山市是如何下决心实施棚户区改造?
李显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这些棚户区就像一个个“补丁”、一块块“牛皮癣”,与现实极不相符。几届班子曾试图改造棚户区,但因户口、市矿体制和财力紧张等原因,始终改不起、改不动,成为双鸭山的“历史之痛”。面对国家支持棚改政策的历史机遇,市委市政府面临着是“能改多少算多少”,还是“下定决心,攻坚克难,一次性解决问题”的双重选择。正当我们处于决策的关键时候,2009年8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同志亲临双鸭山视察棚户区,克强同志指出:“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民群众用极大的忍耐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创造了初步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日益繁荣的城乡面貌,作为人民政府,我们应该予以回报,偿还这笔旧账,切实把棚户区改造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民主工程、阳光工程和德政工程,使低收入群众住房得改善、生活添信心、发展有奔头。”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和鼓励,让我们头脑更加清醒,思想更加统一,更加坚定了彻底改造棚户区的决心。市委、市政府把8月6日确定为“双鸭山市改善民生日”;细算好三笔大账:一是合党心、顺民意,赢得人民群众拥护的“政治账”,一是扩内需、促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账”,一是优环境、惠民生,造福百姓的“民心账”;坚决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增强民生福祉的一号工程,集全党之智、倾全市之力,利用5年时间,把14片棚户区改造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适宜人居新社区。
主持人:双鸭山作为欠发达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的压力一定很大,你们是如何破解的?
李显刚:我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根据2007年国家批复核定的总投资是58.87亿元,按照当前建筑成本,概算总投资将达到70亿元以上,除国家和省配套政策资金外,我市需要自筹45亿元。面对这块棚改最大的“硬骨头”,我们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居民分担、社会资助,采取对上争取请一块、信贷政策贷一块、龙煤集团以工抵资投一块、招商开发引一块、经营城市增一块、出让腾空土地补一块、财政投入拿一块、群众筹资加一块、捆绑使用廉租房补助添一块“九个一块”的办法,截至目前,累计筹集棚改资金近40亿元,基本保障了棚改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