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贵州
导航

2020贵州中烟工业面试技巧:社会问题的切入角度

来源: 2020-01-29 16:25
在公务员面试中,综合分析是衡量考生是否具有政府性综合思维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也是考生往往没有话可说的题目。其实所谓的综合分析包括很多内容,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一说有关社会问题该如何进行切入和作答。
一、应对技巧
1、明确观点
2、分析原因
3、阐述影响
4、提出对策
二、题目展示
据调查,农村家庭普通本科毕业生群体的失业率达30.5%,在就业上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在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家庭期望压力下难以返乡的两难,逐渐成为社会“夹心层”。对此,你怎么看?
三、长理职培思路
题目中向我们阐述了一个社会农村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窘境问题,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和是否返乡的状态下成为社会夹心层,面对这种问题考生应该思考这种现象究竟是好还是有问题,从而对这种社会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考官认为你对这种现状有思考,从而引发下面论述过程中的原因和影响,在充分的论述后要向考官说明如何去转变这种问题。
四、参考答案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和生活上的双重窘境,逐渐成为社会的“夹心层”,反映出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严重脱节的现实,折射出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是社会的一个痛点。
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其一,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农村大学生起跑线较低,重点大学的农村生源呈逐渐萎缩势态,使得农村大学生更难进入待遇较好、工作稳定的企事业单位。
其二,农村大学毕业生缺少必要的社会资源。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自于普通农村家庭,在外漂泊扎根立足的压力,和他们资金、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的缺乏难以匹配。
其三,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几乎成为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很多农村家庭倾尽所有供孩子读书,对他们期望过高,无论是从亲人的期盼还是制度角度,都让农村大学生更难“返乡”。
其四,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没有转变,不愿回农村就业,认为只有留在城市才更有“前途”。
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不但会打击农村学子的学习积极性,引起社会性群体焦虑,还会禁锢城乡人才流动,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对此,我认为必须多方努力、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第一,高校扶持。高校要实现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一方面要紧跟专业前沿,不断更新学科的专业教材,提高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学生参加多元化的实践,全方位了解社会需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培养真正适合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第二,政策扶持。对于在城市就业困难的农村毕业生,相关部门应建立联系沟通制度,及时帮助他们疏导心理压力,提供就业培训,让他们尽可能发挥专业特长;对于回农村择业的毕业生更要给予优惠政策,让真正的高层次人才管理带动当地发展,从根本上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和就业公平。
第三,转变观念。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的工作生活水平并不亚于大城市。使大学毕业生主动转变观念,不以“返乡”为耻,求职时将目光转向基层和一线工作岗位,积累经验,从而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促进人才的正常流动,实现自己的价值。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