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企业文化建设相对滞后。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支撑和推动。互联网企业应在致力于快速发展的同时,培育饮水思源、回报社会的健康企业文化,在诸如技术设施建设、填补数字鸿沟、维护国家利益、支持公益事业、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缺乏反哺社会意识的企业,在面对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事件时,就有可能显露冷漠与傲慢的一面。
四是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互联网经济发展迅速,平台经济模式下的社会责任问题体现出多重主体性、强危害性和治理复杂性,与此同时国家层面法律制度的制定出台尚滞后于新型问题出现的速度,造成监管的缺失和不到位。
[参考对策]
一是优化市场结构,健全竞争机制。竞争是改善服务的动力源泉。缺乏竞争的市场格局不利于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也不利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从政策和市场两个维度,健全激励机制,鼓励适度竞争,倡导从政策竞争、项目竞争转向机制竞争、平台竞争、消费竞争。打破少数企业对互联网发展核心资源的垄断,避免出现寡头垄断,抑制强势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挤压。
二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管。面对我国互联网企业影响日益扩大的现状以及当前互联网公司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考虑对互联网企业进行分级管理。对处于核心领域关键位置的企业,可在其治理体系中增加特殊股东,如以网民或网民团体为代表的特殊监督股。特殊股东不参与企业日常管理,但对企业重大决策有话语权和监督权。
三是培育企业文化,加强行业自律。增强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要靠外部约束,也要靠行业内部自律。自律不会自发产生,通常是在行业内企业普遍意识到危害性和紧迫性后,才会形成秩序与规则。在这个过程中,行业协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应发挥引领作用,必要时要以壮士断腕的精神,猛药去疴,刮骨疗毒。
四是要加强法治建设和监管,增强外部约束。要用法治思维推动网络空间法治化,包含依法对互联网企业进行管理。在网络立法的过程中,互联网企业要增强法制意识,以法律为准绳,作为行为的最低规范。当然,监管部门也需要突出依法治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需要强调管理监督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