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中小学往往每周都有考试或者类似于考试的作业测验,甚至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意见》规定要“从严控制考试次数,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减少考试的负担,为的就是减少考试的频率和压力,避免由考试领导教学。
《意见》在“完善招生考试制度”部分还指出,“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统一命题,坚持以课程标准为命题依据,不得制定考试大纲,不断提高命题水平”。这些规定和办法与高考改革相衔接,目的是减轻中小学生的考试负担,减轻课业负担。
不过,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今中国社会的多数家长除非迫不得已,一般都不愿让孩子失去升学机会。父母对孩子读书成长的期望很高,在督促子女学习方面往往不切实际。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不只来自于学校,有些也来自于家长。当初中改为划片就近入学之后,小学师生的课堂教学压力会有所减轻,但许多家长却要求学校对孩子多加管教,或在晚上及休息日另找家教补习。
在高度重视子女教育的社会文化氛围中,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不易。从长远来看,或要逐渐淡化过度重视升学考试、名牌大学的教育价值观。
《意见》规定“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不过最重要的是落实,尤其是现在一些地方不少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或者用很高的薪酬将优秀教师挖走,对公办义务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理应对其进行认真审视。
(作者:刘海峰,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