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稳,国家稳:食为政首,坚持农业基础的主线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
努力保障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
丰收时节,黑龙江七星农场万亩大地上,几台收割机在无垠的稻田里欢快地收获着。农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现有耕地122万亩,种植优质大豆8万亩、高产玉米8万亩、高效经济作物1万亩。
时光倒流60年,这片弥漫着稻谷香的原野本是草莽丛生、沼泽密布的荒原。
“英雄奔赴北大荒,好汉建设黑龙江。”由14万转业复员官兵、10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内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组成的垦荒大军,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拓荒。
“手里有粮,心就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毛泽东的话,点明了新中国对粮食的重视。“农业关系到五亿农村人口吃饭问题,吃肉吃油问题,以及其他日用性农产品问题……农业搞好了,农民能自治,五亿人口就稳定了。”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局面极其困难。内有减产之忧,外有封锁之患。在重重压力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始终坚持将国粮之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减免公粮、推广良种、稳定粮价……到1952年底,国家粮食库存量比前一年增加32.7%,一系列举措奠定了新中国粮食安全的稳定基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