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入材料
由于支付方式不同,原材料入库的时间与付款的时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会计处理上也有所不同。
①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
【例1-30】甲公司(一般纳税人,以下相关例题均同)购入C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货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额85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C材料 5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 000
贷:银行存款 586 000
【例1-31】甲公司持银行汇票1 874 000元购入D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 600 000元,增值税额272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D材料 1 60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72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1 874 000
【例1-32】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E材料一批,货款40 000元,增值税6 8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5 000元,款项在承付期内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甲公司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E材料 4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
贷:银行存款 51 800
民事法律行为这个概念在事业单位法律——民法的考试内容中包含了四个方面: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其中尤为重要、尤为高频的就是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法条的内容:
《民法总则》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