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邮政公司招聘考试行测辅导:阅读理解(693)
1.
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发现问题是前提。问题贵在发现,也难在发现。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是关键。俗话说得好:“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研究问题必须“研”到点子上、“究”在关键处。解决问题是目标。能够发现问题是有水平,善于解决问题则是高水平。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问题既要找到“破”的角度,更要找到“立”的基点,“因风吹火,照纹劈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发现和研究问题不如解决问题重要
B.解决问题是问题的价值的真正体现
C.解决问题是发现和研究问题的归宿
D.解决问题先要找到突破点和立论点
2.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一共提到680多个人物,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叫王茂荫(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著有《王待郎奏议》传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中国的王茂荫与马克思的《资本论》
B.《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C.中国清代的理财官王茂荫
D.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者
3.
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4.
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媒介受众,国民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清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
B.提高国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
C.如何保持较高的媒介素养
D.要分层推进不断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5.
从2001年底开始,全球的主要工业品都大幅涨价,原油从20美元涨到目前的6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200%;而铜则从1340美元涨到目前的4375美元,涨幅接近230%。相对而言,金价上涨的幅度与它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仅从250美元涨到500美元附近,涨幅只有100%。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A.对黄金投资者而言,还有很多机会
B.原油涨幅超过200%
C.铜的涨幅将持续扩大
D.原油、铜、金价上涨的幅度都很快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文段的结构是总分式,层次很清晰,第一句是总论点——“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接着是三个分论点——“发现问题是前提”“研究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标”。A项是否定句式,这种句式一般不选作主旨句,因为不够直接,比较一下B项的正面肯定式表述,就很容易排除了;C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D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的分论点,都不选。所以选B。 ‘
2.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是标题选择题。
材料第一句引入要谈论的对象,即马克思《资本论》提到的680多个人中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随后谈《资本论》提到他的原因。所以,材料整体谈的是“《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选项B正确。A选项没有抓住主体,故不选;C、D两项的表述文中没有提及,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从“做奴隶”到“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国民革命并没有改变“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可见革命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B项表述正确。
从“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可知A项错误;C项“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无中生有;D项本身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整个文段没有出现关联词,可以通过行文脉络来分析,第一句话阐述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相当一个背景铺垫,第二句讲了国民媒介素养很重要,后面接着具体阐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整个文段核心在阐述B。A仅仅是铺垫,为了引出后面内容,非重点;C选项原文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过度推断,没有围绕主题论述。
5.答案: A
解析:
由“推出”二字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从工业品的价格上涨说起,然后对比原油、铜、金的上涨情况,金价上涨与原油、铜相比还很小,即可推出投资黄金还有很多机会,A正确。
B、D项都是文段的细节构成,均可从文中直接找出而不需要推导,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C项过度推断,其结论从文段中推断不出来。故正确答案为A。
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发现问题是前提。问题贵在发现,也难在发现。关键是要有问题意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研究问题是关键。俗话说得好:“药对症一张方,不对症用车装。”研究问题必须“研”到点子上、“究”在关键处。解决问题是目标。能够发现问题是有水平,善于解决问题则是高水平。解决问题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问题既要找到“破”的角度,更要找到“立”的基点,“因风吹火,照纹劈柴”。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发现和研究问题不如解决问题重要
B.解决问题是问题的价值的真正体现
C.解决问题是发现和研究问题的归宿
D.解决问题先要找到突破点和立论点
2.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一共提到680多个人物,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叫王茂荫(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著有《王待郎奏议》传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中国的王茂荫与马克思的《资本论》
B.《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C.中国清代的理财官王茂荫
D.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者
3.
鲁迅先生在民国十四年曾经说过:“我觉得革命以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了……我觉得仿佛就没有所谓中华民国。”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华民国不只是一个空招牌
B.国民革命之后社会并没有多少真实的进步
C.国民革命之后,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
D.老百姓被奴役的命运是无法改变的
4.
所谓国民媒介素养,是指国民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并有效使用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在信息时代,国民媒介素养已成为国民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国民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国民媒介素养,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媒介受众,国民如果具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就可以分清大众传媒背后的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接收的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而坚持和弘扬健康向上的观念和文化,抵制和批判消极腐朽的观念和文化。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
B.提高国民媒介素养的重要意义
C.如何保持较高的媒介素养
D.要分层推进不断提高国民媒介素养
5.
从2001年底开始,全球的主要工业品都大幅涨价,原油从20美元涨到目前的60美元左右,涨幅超过200%;而铜则从1340美元涨到目前的4375美元,涨幅接近230%。相对而言,金价上涨的幅度与它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仅从250美元涨到500美元附近,涨幅只有100%。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推出的是( )。
A.对黄金投资者而言,还有很多机会
B.原油涨幅超过200%
C.铜的涨幅将持续扩大
D.原油、铜、金价上涨的幅度都很快
答案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
文段的结构是总分式,层次很清晰,第一句是总论点——“问题的价值在于去解决”;接着是三个分论点——“发现问题是前提”“研究问题是关键”“解决问题是目标”。A项是否定句式,这种句式一般不选作主旨句,因为不够直接,比较一下B项的正面肯定式表述,就很容易排除了;C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D项是最后一个分论点的分论点,都不选。所以选B。 ‘
2.答案: B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是标题选择题。
材料第一句引入要谈论的对象,即马克思《资本论》提到的680多个人中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随后谈《资本论》提到他的原因。所以,材料整体谈的是“《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选项B正确。A选项没有抓住主体,故不选;C、D两项的表述文中没有提及,均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B。
3.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从“做奴隶”到“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他们的奴隶”,国民革命并没有改变“我”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可见革命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步,B项表述正确。
从“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可知A项错误;C项“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无中生有;D项本身表述有误。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 B
解析:
由提问可知本题为隐含主旨题。
整个文段没有出现关联词,可以通过行文脉络来分析,第一句话阐述什么是国民媒介素养,相当一个背景铺垫,第二句讲了国民媒介素养很重要,后面接着具体阐述了它的重要性,所以整个文段核心在阐述B。A仅仅是铺垫,为了引出后面内容,非重点;C选项原文没有提到,无中生有,排除;D过度推断,没有围绕主题论述。
5.答案: A
解析:
由“推出”二字可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从工业品的价格上涨说起,然后对比原油、铜、金的上涨情况,金价上涨与原油、铜相比还很小,即可推出投资黄金还有很多机会,A正确。
B、D项都是文段的细节构成,均可从文中直接找出而不需要推导,并非文段意在说明的内容;C项过度推断,其结论从文段中推断不出来。故正确答案为A。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