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黑龙江
导航

2020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招考行测精题练习(6)

来源: 2020-03-29 19:51

1.

我们现在说到“官吏”,一般都笼而统之,一概叫“官吏”。实际上,“官”与“吏”乃是两回事。就其来源来说,“官”是指朝廷命官,是需要经过科举、军功或世袭得来的,而“吏”却是官雇佣的人员,也叫做幕僚。对于现代社会,“官”应该是需要选举的人员,“吏”就是公务员。“官”的来源非常清楚:通过科举考试政府任命——所谓“朝廷命官”是也。而“吏”的来源却很复杂:很多科举失得的人开始从幕,并形成了固定的群体,最著名的就是绍兴的师爷。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现在所使用的“官吏”是对“官”、“吏”的误读。

B.在古代,“官”与“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C.“官”、“吏”来源不同造成职位高低差距显著。

D.古代“官”、“吏”与现代职位的对应。


2.

在原始社会,当社会生产力还十分低下,人们的劳动所得除了维持人们自身的生存和繁衍外几乎没有剩余时,是没有所谓人权概念的。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阶级对立和阶级压迫。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和发展,奴隶的生存权利作为最古老的人权要求第一次被提出来了。因此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权问题的产生。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即(  )。

A.人权要求是伴随着阶级的出现而出现的

B.奴隶的生存权利是最古老的人权要求

C.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人权要求的产生

D.私有制是人权出现的根源


3.

“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目前,一般将15岁至64岁的人群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非劳动年龄人口。据测算,我国的人口抚养比到2013年将降低到最低点,之后就会上升。

根据上述文字,对“人口抚养比”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人口抚养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

B.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越高,“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C.“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D.劳动力供给越充分,“人口抚养比”则越高


4.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兼并战争日趋剧烈,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游侠在民间悄然兴起,他们蔑视法律,标榜正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轻生死,重承诺,以抑强扶弱为己任,游侠的作为无形中威胁到封建法制,因此遭到了儒、墨、法等学派的敌视和攻击。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诸子百家的著述中很少记载游侠的事迹,尽管如此,游侠故事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

游侠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B.封建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C.游侠行为威胁封建法制

D.反对儒、墨、法等


5.

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扫大街,从官员和机关的角度看,这当然是好事,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显示出领导干部勤政为民。但是,从干部的个人权利讲,义务劳动不是不可以,但不能是行政命令的驱使;从环卫部门的角度来看,如果干部常态化扫街确有必要,反映出的可能是两个方面的问题,要么环卫工人的数量不够,人手短缺;要么是环卫工人不好好干活,工作留下了很多死角。

下列表述最能概括上述文字内容的是(  )。

A.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参加义务劳动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

B.领导干部带头扫街能激发环卫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C.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可以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D.领导干部带头扫街,很可能会造成民众的误解,达不到理想效果


 
[page]

1.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此题为隐含主旨题。

文段一开始抛出问题,说明“官吏”是个被笼统而用的词语,然后引出解释,通过分别解释“官”、“吏”阐释二者区别,并加以相对应的举例说明。故整个文段都在阐释古代“官吏”的概念。故正确答案选B。A只是文段开头一句话的转换。C在文中并未涉及。D只是有个别案例对应而已,并不是文段重点。

 

2.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文段表面主旨。

原文中说,“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和发展......古老人权被提出”,落脚点又在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会有人权问题的产生。所以重点是生产力发展决定人权问题的产生,故正确答案为C。

A选项属于以偏概全,阶级只是表象而已;B只是其中片段的重复,不是论点;D项中人权根源在于生产力,不是私有制。

 

3.答案: 

解析:

据提问知该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由材料关键句“人口抚养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用来说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可知,人口抚养比=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所以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后抚养比”取决于“非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年龄”之比,而不是“非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B、D选项错误,应改为“人口抚养比”则越低。

故正确答案为C。

 

4.答案: 

解析:

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

游侠故事不在诸子百家的著述而在民间流传,因为诸子百家的著述代表了上层统治者的意思。联系前述民间游侠蔑视法律、抑强扶弱,遭到敌视和攻击,也可判断游侠群体和统治者是对立体。同样,游侠得到百姓的拥护,故事得以流传,也说明了百姓与统治者的矛盾。

B项“严重破坏”并没有表述,C项“威胁封建法制”是游侠本身而不是故事广泛流传,D项“反对儒、墨、法”只是表面现象。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上下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更符合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 

解析:

由提问标志词“概括”可知,本题为表面主旨题。

根据转折关系词“但是”可知,作者对领导干部带头扫街持怀疑态度。材料中从干部个人权利和环卫部门的角度,分析了“领导带领机关干部扫大街”可能会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使民众产生误解,无法拉近干部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因此,D项表述最合文意。

A项以偏概全,B、C项表述与文意相违背,予以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直播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相关推荐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