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龙江农村信用社招考行测精题练习(65)
1.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文化交往的一部分。现今世界,这种交往正在变得更频繁、更迅捷,然而从一种语言本身来看,它总是既要保持过去的精华,又要吸收外来因素,否则无法传达新的现实。在这段话里, />“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是指( )。
A.对外来语言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不同语言彼此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C.一种语言要更多地吸收另一种语言的有益元素
D.本国语言在吸收外来语言的合理成分时要有选择
2.
今年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期间,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互联网上利用QQ、E-mail、Blog(博客)等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深受网民欢迎。这段文字表明( )。
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人民负责
③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发言不受追究
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受人民监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
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而是广义的粮食——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一些海洋学家指出:仅仅是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每年的生长量就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小麦年产量的15倍。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可以为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在国外,人们还培育出一种藻类新品种,据说在1公顷水面上生产的这种藻类,经加工后可获得20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这相当于陆地上耕种40公顷土地生产的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提供的不是传统的粮食,而是蛋白质类的营养物质
B.近海水域自然生长和人工养殖的海藻产量是巨大的
C.1公顷藻类提供的营养物是1公顷大豆提供营养物的40倍
D.藻类可以加工为为人类提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4.经过百年的衰落,南水北调工程也许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串联起大运河的主要部分,生气就此显现。一百年来大运河只是在等待一次让它融入新的文明中的机会。大运河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它并不害怕改变,但是如何改变却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使大运河呈现生机
B.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已经衰落了一百年
C.大运河如何改变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D.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变大运河命运的重要契机
5.
“信息”一词在古拉丁语中有“描述、陈述、概要”等意思,在英语中有“通知、报告、消息、报道、情报、知识、资料、数据”等多种含义。在汉语中“信”和“息”合成一个词,最早见于唐代《暮春怀故人》诗中“梦断美人沉信息”句。在日常用语中指“音信、消息”。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
A.“信息”概念的本质属性
B.“信息”是事物运动状态的陈述
C.“信息”的意思
D.“信息”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page]
1.答案:
解析: 通过阅读文段,可以知道,“语言与语言的碰撞和融合”中“碰撞”指的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融合”指的是“相互吸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答案:
解析:
>根据提问方式“说明”和选项内容可知考查表面主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网民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表明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人民负责”,故②正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征求网民意见,并及时予以反馈”,表明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受人民监督”,故④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C。
①在材料中未提及;③属于强加理解,>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可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网民意见,不代表“发言不受追究”。
3.答案:
解析: A项错误,海洋提供的是其他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需要的食物,是含有蛋 白质类营养物质的食物。B项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了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生产量之大,而没有提到人工养殖的海藻的产量。C项偷换概念,文中提到的是藻类获得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与大豆所能提供的同类营养物的比较,而不是藻类和大豆所能提供的所有营养物。由文中“国外”的例子可知D项正确。
4.答案:
解析:
通过阅读文段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即文段的主题句为“南水北调工程也许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强调“南水北调”的重大意义,后面都是为了论证首句的观点,因此答案为D
AB选项中都没有体现出“南水北调”的重要性,表意肤浅,直接排除
C为易错选项,只是在强调南水北调工程重要历史意义以及现代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并没有与第一句话“南水北调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相联系,也排除
5.答案:
解析:
文中依次从古拉丁语、英语、汉语和日常用语的角度解释“信息”一词含义,论述对象为“信息”的意思,因此C项正确。
A项的“本质属性”在文中并没有体现;B项本身表述错误,“信息”没有此含义;文中仅客观并列陈述了“信息”一词的不同含义,并没有表达“信息”含义的变化过程,所以D项也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C。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