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黑龙江南方电网招聘考试行测常识判断基础试题及答案(九)
1.全国人大举行会议时,主持会议的是(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委员会
C.委员长会议 D.选举产生的大会主席团
2.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开幕前,全国政协委员们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后,积极建言献策。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
A.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要充分重视意识的作用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3.行政领导者由国家权力机关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是( )。
A.考任制 B.选任制 C.委任制 D.聘任制
4.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剩余价值论 B.阶级斗争理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5.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
A.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6.“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
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唯物决定论的观点
C.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D.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7.“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这一论断说明(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C.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
D.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8.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 )。
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B.科学文化的反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 D.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
9.由于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10.我国封建社会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封建等级制度
C.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 D.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解析
1.D【解析】《宪法》第61条第2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主席团主持会议。
2.A【解析】政协委员的建言献策不是凭主观想象、臆断,而是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的统一。故选A。
3.B【解析】委任制是指由有权任免机关确定并委派,考任制是指由用人单位通过考试和考核并招收,聘任制是指用人单位采取招聘、竞聘方式,通过签订合同来选聘。
4.D【解析】ABC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要内容。其中A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伟大发现之一;B尽管不是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C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但是,马克思变革旧哲学,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使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新世界观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键,是马克思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由此可见,D选项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5.B【解析】题干中的命题是列宁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著名论断,是说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现象都统一于运动着的物质。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的出处,则很容易地将A项自然唯物主义的观点、C项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排除掉,而选出惟一的正确答案B。
6.A【解析】如果考生知道这一引言是出自马克思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一个著名论断的话,那么就很容易的选A“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这一观点表明偶然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世界历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将会导致神秘主义的宿命论。而BCD都为迷惑项,应予排除。
7.B【解析】解答本题,应首先抓住该引言中的关键词“抽象”,在本题中“抽象”就是指理性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的反映着自然,这句话实际上也就是说B项“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为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于抽象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后形成的,所以应选B。这句话没涉及到感性认识的问题,AD项应排除。C项的表述具有片面性,因为抽象的东西未必是正确的,故不选。
8.A【解析】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很熟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具体回答社会意识主要是对社会存在哪些部分内容的反映,则不一定清楚了。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生产方式,那么,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也主要是指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所以选A。BCD三项为迷惑项, 应排除。
9.C【解析】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的,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A项的错误在于社会规律不是由人所创造的,它否认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B项的错误在于人不能改造或消灭规律,但可以利用规律;D项错误在于并非所有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排除掉ABD三项,答案选C。
l0.A【解析】土地是封建社会主要的生产资料,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大部分的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剥削。所以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题中现象的根源也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