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崇尚亲杜善邻,主张和而不同。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在有关我国外交政策的阐释中,最能体现“黄金法则”的是( )。
A. 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B. 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C. 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D. 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2.假如让你写-篇集中反映中国2006年度外交活动的年终专稿,需要确定一组体现中国外交主张的“关键词”,请结合政治生活知识,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准确的一组( )。
A.独立自主和平共处文化渗透
B.和平发展战略结盟我国的独立和主权
C.多边外交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大国
D.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
3.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 )。
A.合作 B.繁荣
C.和谐 D.友爱
4.下列对哲学家及其思想的认定不正确的是( )。
A.老子早于庄子,庄子早于韩非子
B.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C.毛泽东的实践观同于列宁,列宁的实践观同于马克思
D.尼采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叔本华,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源于培根
5.决策的灵魂是( )。
A. 选择性
B. 目标性
C. 预见性
D. 主观性
【解析】
1.C【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黄金法则”的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的共生关系,反映我国希望与各国和平共处的愿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C【解析】“文化渗透”是贬义词,A项排除;中国现行的外交战略仍是20世纪80年代后确立的不结盟外交战略,B项排除;D项不能体现中国外交主张;C项用词最准确。
3.C【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决定》指出,在民族关系方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4.D【解析】叔本华是现代非理性主义的开创者,D项第二句话有误。其他选项均正确。
5.A【解析】决策过程实质上就是选择的过程,选择性是决策的灵魂,没有选择就没有决策。无论是目标的确定还是行动方案的确定,二者都离不开选择。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职理培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职理培)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