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刻舟求剑》教学设计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译文
从前,有个渡过江河的楚国人,他的剑不小心从船中掉到水里,他立刻在船边上用刀在掉下剑的地方雕刻了记号,又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过了一会,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地从他刻记号的地方跳到水里寻找剑。 船已经航行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寻找剑,不也是很糊涂吗?道理:该寓言原意是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不懂变通、墨守成规之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成语“刻舟求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利用工具书及译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结合译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
了解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五、课前准备:布置预习,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寓言,回顾什么是寓言?(PPT)介绍学过的或知道的寓言故事,并说说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今天学习的这篇文言文寓言就出自《吕氏春秋》。(板书:刻舟求剑)
2.揭题(PPT)在船上做记号来寻宝剑。“求剑”是目的,“刻舟”是采取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体会文言文的朗读方式,在重点字下打记号。
2.学生用一句话回答。小声自读,指名读,评价,正字正音。
3.齐读生字词。
(三)理解文言文意思
1.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渔歌对唱PPT(游戏规则:1、2组读古文;3、4组读译文,1、2组读一句古文,3、4组读一句译文)
2.读完后,你发现古文和译文每一句之间有什么关系?(一一对应)
3.通过渔歌对唱,我们知道了古文中每一句话的意思。但古文中有些字的意思也比较难懂。(PPT出示)下面就请同学们将古文中比较难懂的字圈出来,并结合译文,找到它的意思,批注在书上。(PPT出示遽、契、惑,考察字意。)
4.尝试着给古文断句。(PPT出示全文,带停顿线)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师范读、生倾听)
5.生齐读课文。
6.生自读本文,按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生汇报:剑坠水---- 刻舟,舟行---- 求剑,不得)
(四)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1.大家思考一下:求剑的楚人为什么求不到剑呢?(PPT)在书中找出来勾画( 出示:舟已行矣,而剑不行(齐读)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你认为这个楚人是什么样的人?(不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办法,不懂变通)这个故事就讽刺了这类人,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3.今天我们积累了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它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通过这个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生答)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见机行事、随机应变)
(五)本课总结:
本课学习了刻舟求剑的故事,我们要做一个懂得变通的人。
(六)布置作业:
写出你的收获。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明确:本文主要讲了楚人不慎将剑坠于水中,他采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寻剑,结果没能找到剑的故事。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