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第八章经典说课案列展示
经典说课案列展示
《圆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圆的认识》是苏教版数学第十册第十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直观认识圆和比较系统地认识了平面直线图形后进行教学的。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又一次飞跃,也是后续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圆柱、圆锥的基石。
2.教材的创新处理:依照教材的编排,学生对于圆的特征的理解是建立在教师的指引和调控之下,窄化了学生的探索空间。因此,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放手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究圆的特征,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整合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从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
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观察、画圆、测量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特点,知道圆各部分名称,能用圆规画圆。
(2)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数学思考、交流能力。
(3)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4.教学重点: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及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圆的特征。
5.教学用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实物、圆规、纸片、剪刀、图片。
二、说教学法
1.说学法
新课程强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结合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我把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活动贯串于课堂的主要环节。如探究圆的特征,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学习方法,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培养独立学习能力;深化圆的认识,拓展练习,注重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解决现实问题。
2.说教法
以生为本,依学定教。我使用情境教学法,以课件演示生活中圆形实物的情境,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通过说与指、画、比三个层次的活动建立圆的表象;运用操作实验法,通过让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发现和掌握圆的特征,使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对于圆的特征,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结合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课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课件出示的各种圆形图片后,揭示课题。接着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然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和材料画圆,初步感知圆的基本特征。再引导学生将圆与已认识的其他平面图形作比较,突出圆是曲线图形这一特征。
在本环节,从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圆引入,例举生活中的圆,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圆的已有认知。再利用圆形物体或工具画圆,贴近学生的生活。将具体的生活实例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突出几何建模的过程,让学生在这三个层次的活动中逐步正确地建立圆的表象。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在学生初步感知圆之后,我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后,组织交流,教师示范并引导提炼画圆的方法:两脚叉开一固定针尖一旋转成圆。接着提出:“有几个同学的圆画得不圆,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让学生在这个问题的交流中解决画圆的难点及注意点。学生掌握正确的画圆方法后,再次让学生画一个圆,及时实践以巩固方法。
以上环节通过学生试画、交流、教师指导,提炼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示范以加深理解,激发学生再次用正确的方法画圆的欲望,并理解圆的大小与两脚间的距离有关,切实突出教学重点。
2.“圆的各部分名称”采用自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在自己画的圆上标注出圆的各部分名称,再全班交流。同时课件出示图形,让学生辨认在各圆内的线段中哪些是半径,哪些是直径,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这里的自学环节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书本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获得成功体验。
(三)合作交流,探究特征
探究圆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要给予学生最大化的探索空间。我让学生利用自己剪下的圆片以及直尺、圆规等工具,小组合作去探究圆的特征,探究之前我只给了一个建议“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方法对圆中的秘密展开研究。将研究的成果记录在教师提供的‘研究发现单’上,并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得出圆的特征。汇报时要关注探究方法的交流。
本环节的教学,我没有照教材的编排出示四个讨论题,而是创新性地处理教材,将诸多细小的认知活动整合在一个综合性、探究性的数学研究活动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思考,引导学生有效地交流,归纳出圆的特征,引领学生经历了一次“研究与发现”的完整过程。虽然给予学生的探究空间很大,但是因为有“量一量、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的方法指引,学生就能进行有效的探究。特别提出的是,用“研究发现单元”把学生零散的发现进行了整理,形成了体系,内化了知识。
(四)运用新知,应用提高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在练习的设计上,我重视对习题价值的挖掘与开发,安排四道不同层次的习题。
1.寻找:给定的圆中没有标出圆心,半径是多少厘米?
2.想象:半径不同,圆的大小会怎样?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猜测:不用圆规,还可能怎样画出一个圆?在交流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半径、直径之间关系的认识。
4.应用:l5个人玩套圈游戏,站成一排,你对这个游戏有什么想说的?(课件展示)为什么站成圆的?
(五)回顾反思,生活延伸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圆的?还有什么疑问吗?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知识及学法的总结,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方法与经验。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画圆的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圆心0
半径r 无数条都相等
同圆(或等圆)
d=2r r=d÷2
直径d 无数条都相等
板书设计说明:注重呈现数学建构,帮助梳理数学知识,力求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布局合理,体现形式美和简洁美。
总之,本课的设计我以新课标为指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有层次地引导学生建立圆的表象,探究圆的特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时,我将妥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努力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让数学课堂赋予美丽,彰显魅力。
(来源:http://wenku.baidu.com/view/O3ef2fl fa300a6c30c229f8f.html)【点评】本说课案例结构完整,分析透彻,不仅说出了怎样教,也说出了为什么这样教。该案例教学方法合理,教学依据明确,且从头至尾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圆的相关知识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探究,摆脱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一篇成功的说课稿。
三、试讲★★★
(一)试讲的概念
试讲又叫模拟课堂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通过口语、形体语言和各种教学技能与组织形式的展示而进行的一种教学形式。试讲考查的是教师的综合能力。
试讲一般有两种形式:面试模拟教学、能力测试模拟教学。面试模拟教学是人事、教育单位在招聘教师面试过程中经常采用的环节,一般是由相关单位负责人
组织实施,有的学校的教研室主任也参与面试工作。面试模拟课堂试讲主要是考核应试者是否具备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起到初筛作用。通常并不讲授一堂完整的课,一般l0-15分钟即可。试讲常采用即兴命题的形式,考查应试者对某门课程的驾驭能力。
能力测试模拟教学一般在学校内进行,参加这个环节的人数大大减少,一般会安排一节课的内容。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指定课程、指定章节的命题式试讲;一种是指定课程但不指定章节的自由式试讲。
(二)试讲与常规课堂教学的差异
1.对象不同
试讲是在面试过程中由专家评委评判应试者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合适,同时观察、研究应试者的一举一动,挑剔应试者讲课的好坏,对应试者面试成功与否作出评判,决定应试者是否可以被录用,这样的情形会使应试者产生无形的压力。
常规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师心理上有一定优势,不会形成较大压力,同时师生配合比较默契,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连贯性,学生有一定预期心理。
2.目的不同
常规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达到教学目标是最终目的。教师讲课的好坏,不是通过单独的l0分钟,或者一二节课的考查来评判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时间来实现的。而试讲是以教学内容与环境为展示的载体,不能脱离教学环节,必须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最终的目的是表现出自己具有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潜力,尽量利用有限的时间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出来,让评委赏识你,并最终录用你。
3.教学内容安排不同
试讲时展示自己才华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贪大求全,不能坚持将每个相关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都讲清楚,要学会截取一个相对独立的侧面。而常规课堂教学的时间一般是固定的。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重点在于增长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在具体讲解过程中,也要注意区分详略。
4.组织教学不同
(1)组织重要性差异
一般课堂教学是师生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逐渐相互了解并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而进行的日常教学。而试讲是师生之间缺乏充分的了解和相互之间的情感支持,除了需要讲课内容引人入胜外,应该特别注重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兼顾到下面听课评委的感受,观察他们的情绪反应,以及时调整教学。
(2)组织艺术差异
在常规教学中,教师的目光是直视学生眼睛的,是一种“无声”的教学语言。而试讲时,台下都是评委,应试者的目光切记不能咄咄逼人。应该短暂扫过对方眼睛和嘴之间的部分,以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关注。
(3)组织形式差异
常规教学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如启发法、讨论法等运用得非常多,教学效果也非常好,但非常占时间,并且有的需要几节课的支持与协同,才可完成。所以,对于面试模拟教学的应试者,时间是有限的,这些方法在试讲过程中应适当地节制,避免出现不配合的尴尬场面。
(三)试讲考核的主要方面
1.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主要是指口语的表达艺术和形体语言的表达艺术。口语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口齿清楚、语言流畅、音量适中、教学用语规范,有一定的启发性和生动性。形体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自然大方,目光亲切,表情、手势自然,并表现出激情和热忱。
2.板书艺术
板书艺术的基本要求有几点:第一,字迹清楚、工整、漂亮,颜色搭配得当,无错别字。第二,不同级别的标题在黑板上应有不同的存留时间和合理的位置安排。第三,标题和内容的位置布局恰当,适时擦掉说明性内容,始终在黑板上表达出清晰的教学脉络。
3.教堂内容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内容的选择、内容的组织性和条理性、难点和重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提问的技巧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等。内容要全面、完整、无疏漏,同时突出重点、难点及关键点;内容的学习安排要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手段上要多样化综合,恰当使用类比及图解、举例、提问等方法。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灵活多变、全方位展示。比如学习生字,要音、形、义相结合,通过列举对比、造句运用等手段强化这个字的形旁与义旁。倘若利用多媒体,则要对课件精益求精,充分考虑到试讲的特点,不能喧宾夺主、过多占用教学时间,时间安排上要适度。
5.组织教学
具体的内容表现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式、实施教学设计等,另外,还包括察觉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与学生的多维度交流。
(四)试讲的内容选择
教学内容的选择有自主选题和特定题目两种。下面将就这两种选择教学内容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1.自主选题
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最初走上讲台的试讲人员难免会有些紧张,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语速不稳定、语言表达不连贯,甚至出现忘记所要讲述的知识点等状况。如果所选择的是自己非常熟悉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问题。
2.特定题目
在实际的面试试讲中,不可能全让应试者选择自己所愿意讲授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尽量多备些教案,或者尝试不同类型的教法,以提升应对特定题目试讲的能力。
四、教学智慧★★★
(一)教学智慧的概念
教学智慧是教师个体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校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生成的达到融通共生、自由和美境界的一种综合熊力。
理解教学智慧的内涵,需要分析它所强调的三个关键词:一是教学的“复杂性”,二是教学的“情境性”,三是教学的“实践性”。
(二)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1.教学智慧的本质属性
实践性是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因为教学智慧是实践性存在方式的一种表达,是基于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关注和行动而形成的特殊智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智慧主要表现为教师在一定的教学实践场景下,现场的直觉反应能力和现场的执教行为水平。同时,教学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体经验积累、实践感悟、教学反思而逐渐生成的。换言之,教学智慧必定是在实践中体现,必须是在实践中养成,必然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的。
2.教学智慧的基本特征
(1)个性化
每位教师的教学智慧之形成及其外显,都是时间、空间、人等诸多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这使得教学智慧具有鲜明个性色彩。
(2)集成性
教学智慧是在面对复杂的教学相关因素、解决复杂问题、驾驭动态复杂局面的过程中,集成教师自身的多种认知和能力生成智慧行为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智慧是在整体把握教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教学中,针对多层面、多类型的种种因素,加以驾驭、调控和创造性地解决,这样的境界,必然是一种整合的状态。这种整体认识教学系统的能力,是一种集成式的高级认知水平。它要求教师调整传统的、要素分析的单一思维方法,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反复锤炼,渐渐形成较高水平的直觉感知力、整体思维力和果断行动力,巧妙有效地达成目标。
(3)高效性
充满教学智慧的教师必然达成教学的高水平和高效率,既好又快地达到教学效果。这里所谓的“好”,不仅指对当下具体的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追求,而且包括对教育的终极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追求;不是刻意强调现代新的教学技术的运用,而是强调在现有的条件下,节约师生的人力、财力成本,尽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所采用的方法无论是简单明快、直截了当,还是诱导启发、曲径通幽;无论是完全采用口语讲授,还是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教学效果的高效性都是对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智慧的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4)创新性
智慧的教学行为一定不是对某个人的教育论点、某个教学模式的完全照搬,也不可能是仿照某位同事、某位名师的教法,更不可能是对自己过去使用过的教学方式机械地沿袭套用。因为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不断变化的教学对象和特定的教学情境。教师的个人经历、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及应用是完全个人化的而且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内容也需要逐步发生变化。这一切变化着的因素,决定了智慧的教学必然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劳动。智慧的教学行为可能有模仿优秀教师的行为表现,但更多的却必须是一种对当下教学情境的有针对性、创造性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常常是对教学常规的突破,是用非常规的手段处理实践问题的一种方式。
(5)动态性
教学智慧不仅是课堂的存在状态,而且是一种发展状态。不同的教师个体有不同方面的教学智慧表现,可以被他人借鉴、模仿,可以给他人以启示,但不可以被复制和重现,这种具有鲜明个性差异特点的教学智慧形态,说明了教学智慧具有动态多变的特征。
(三)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
1.教学经验
教师教学经验由教学直接经验和教学问接经验两个方面构成。
所谓直接经验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直接感知体验的、沉积在人脑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教师的教学直接经验是指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所见所闻、经历感受在教师头脑中所形成的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它既包括个体从事的有关教育活动经历的感知,如做心理辅导、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教育自己的孩子等,又包括任教学科教学经历的积累。
所谓间接经验,是指个人主动学习书本知识、学习他人所获得的在主体意识中建构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的综合——观念系统。教师教学间接经验的实质是指教师主体在习得一定的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建构面向教育实践、追求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和学科知识的总和,即是“储存于教师个体头脑中、为教师个人所享用的关于教育诸方面的理性认识成果。”教师的教学间接经验具体包括基础文化类、教育类和任教学科类这三大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教学思维力
教学思维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为达成便捷有效的教学,寻求智慧的执教行为的思维活动能力。教学思维力主要由教学感知力、教学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教学创造性思维三方面构成。教学感知力就是教师通过个人教学经历,见习某些更有经验、更有智慧的教师而获得的一种难以言表的专业直觉能力。它能极其有效地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敏锐地捕捉到复杂的、混乱的、烦琐的教学现场中问题的症结所在、矛盾的焦点所指。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确定了问题的前提下,通过逻辑的判断、假设、推理和决策等系列思维活动,通过非逻辑性的直觉、灵感、猜想、顿悟等系列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寻求出一种解决当下情境中教学问题的行动方案。
3.教学执行力
教学执行力,是指教学执行者(每一位工作在教学岗位的教师)把建立在个人经验和反思基础上的教育理念推向实施、实现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执行力主要包含教学具体化能力与教学创新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教学具体化能力是基础层次,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基础层次之上的高水平层次的能力。所谓教学具体化能力,是指教师为了切实实现教学目标,而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各种具体的、可供直接施行的措施和办法的能力。它包括教师能够依据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时代的变化进行的备课,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一般教学技能的合理使用等。所谓教学创新实践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依据课堂执行环境的特点及在执行中出现的情况与问题进行灵活处理的能力,是一种不拘泥于僵化的原则、灵活变通的能力。它集中表现为教师多层次水平的课堂教学机智,还体现在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其他方面。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