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小学教育理论综合第七章第四节课程设计

来源: 2019-04-27 21:54

 第四节课程设计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影响课程内容选择的因素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作为课程编制过程中最首要的组成部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起着指导作用。内容选择必须依照目标,即有什么目标,便有什么内容,让目标和内容保持一致。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需要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兴趣对于有效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因此在内容选择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内容的深度、广度、难度。

3.社会发展需要。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要考虑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需求,使学生在未来的公民生活中能有所作为。

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内容的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二)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及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且应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二、课程组织的原则对如何组织学习经验,泰勒提出了以下三项准则:

第一,连续性。连续性是指课程内容的组织的“广度”范围之内的水平组织,是指直线式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

第二,顺序性。顺序性是将课程内容、学习经验及学习材料组织成某种联结的次序。顺序性与连续性有关,但又超越连续性,是指课程的“深度”范围之内的垂直组织规则,使学习的机会建立在前一个学习经验或者课程内容之上,但要对同一课程要素作更深、更广、更复杂的处理。

第三,整合性。整合性是在课程当中各种不同的课程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以整合由于分割所造成的知识支离破碎的状态,从而达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

三、课程设计模式

(一)课程设计模式的含义

课程设计模式是指课程设计实际运作的样子,或希望课程设计按怎样一种方式进行。前者是在课程设计实践中运用的,后者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课程设计模式为人们提供了确定课程要素和课程设计程序的基本方式,因此,研究课程设计模式对于深入理解和认识课程、设计具体的课程都是有帮助的。

(二)几种课程设计模式

1.目标模式:在目标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着统领和核心的作用。目标模式基本过程(基本框架):

确定课程目标:受社会、学生、学科等因素影响,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选择经验:有利于学生实现目标的经验,经验通常指学习内容。

组织经验:按教育教学规律,合理、有效地组织经验。评价目标达成:实现教育目标。

2.过程模式:对目标模式进行反思批判而提出来的。

批判目标模式把学生行为预先设计好了,让学生按设计的方案学习,但是实际活动中很多因素是非预期的,比如学生的发展水平,在课程设计中可以预见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但不能预期每一个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目标模式忽略了大量的非预期的目标,而过程模式主张设计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结果,这些结果可作为课程目标,当然也有一些总体目标,但这些目标不细化。

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式要从“理论”模式转向“实践’’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选择,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

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作了重新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等三个步骤。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