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学会阅读地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能够运用地理语言阅读地图,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计算、比较等方式初步形成读图能力,建立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含义、公式、大小的比较)、方向的辨别。
【难点】
1.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运用比例尺公式计算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设置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并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吗?学生能够猜出是地图,并借此引出课题《学会阅读地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地图的含义及三要素
【教师活动】展示《台湾省卫星图》、《台湾省地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什么叫做地图?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活动】(1)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
(2)三要素:图例、比例尺、方向。
【教师总结】从两个地图的对比中可以得出地图的含义,引导阅读地图的语言及地图的三要素。
2.图例
【教师活动】展示《常用图例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结合《常用图例图》,进行下面的图例判断练习。你会对照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吗?
【学生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从图中我们能读到,图例是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可以提供阅读指南,更好地阅读地图。
3.比例尺
【教师活动】展示《台湾省地图》、《朝阳区地图》,学生归纳比例尺的含义。
【师生总结】比例尺的含义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缩小程度。
【学生活动】学生分AB两组,进行分组探究活动。
A组根据下面一组图探究比例尺的含义、公式、表示方式有那些?并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从而得出两点间的实地距离。
【教师总结】公式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大小比较:数字比例尺,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强调要注意单位的换算统一。
【学生活动】B组同学结合下面一组地图,解说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
【教师总结】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4.方向
(1)一般定向法,动手指一指
【教师活动】展示地平面上的八个方位。学生读图回答。
【学生活动】学生自学,并结合课件明确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并用手指出任意方向。
【教师总结】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我们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确定方向,但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则需要结合指向标来确定。
(2)指向标定方向,动手画一画
【教师活动】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采用绘图法(指向标平移法)。
【问题】某日,小明和同学正在玩耍,一位司机路过,问到临沂怎么走,他手边正好有一幅地图,读图回答:从此处去临沂,应该先向( )方,在前方甲处再转向( )方向。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归纳总结组内的方法。
【教师总结】画出指向标的步骤:即在需要判断方向的两点中任选一点,顺指向标画出其正北方向,再分别画出东、南、西三个方向。
环节三:巩固提高
【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地图知识,尝试为我们的绘制一张平面图。
【学生活动】学生自由画地图,给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画的地图。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尝试以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畅谈自己的收获。
作业: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在野外辨别方向的方法。
四、板书设计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