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湖南叮铃铃 教学设计

来源: 2019-07-05 23:33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学生能哼唱本曲的第一主题、第四主题。

【知识与技能】

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合唱曲《叮铃铃》其中的一个声部,并唱出歌曲中变化音的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难点】

掌握倚音、衬词知识,理解歌曲的风格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设问导入:“叮铃铃”是什么声音?

学生自由回答。(上课铃声、自行车铃声……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今天要学习的歌曲中的“叮铃铃”又是什么声音呢?

顺势引入课题——《叮铃铃》。

(二)感受体验

1.教师播放《叮铃铃》,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活泼、愉快的情绪)

2.学奏“叮铃铃”,熟悉歌曲旋律。用竖笛吹奏歌曲中出现“叮铃铃”的旋律。

3.二声部的地方可先采用教师吹高声部,学生吹低声部,或吹奏能力强的学生吹高声部,其他学生吹低声部。吹奏时,注意顿音要吹得短促,吹奏渐强、渐弱的力度变化时,要注意气息的控制。

(三)学唱歌曲

1.视唱《叮铃铃》前4小节旋律,比较“#5”和“5”的不同。

2.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跟琴学唱或小组自学视唱的方法识唱乐谱,学生发现顿音要唱得有弹性。

3.唱到双声部部分,二声部合唱先学唱一声部,注意倚音的演唱,教师采用对比法,演唱有无倚音的谱例,学生说出区别,理解倚音的作用,可借助竖笛的吹奏帮助学生唱准。

4.学唱歌词,歌曲的装饰音、变化音较多,教师指导学生用模唱的方法唱出湖南地方风格,尤其是“#5”和前倚音。

5.下滑音处可边唱边用“张开五个手指,拧动手腕”的动作,帮助学生寻找下滑音的演唱效果。

6.教师提问:歌曲中的两种“叮铃铃”分别是什么声音?

学生交流回答。(羊脖子上的铃声,牧童的歌声)

(四)巩固提高

1.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为歌曲创编新的节奏,选择节奏型,进行创编。

2.请各组进行表演,而后进行生生评价、教师评价。

3.感受创编新节奏后的歌曲与原歌曲在情绪上有何不同。

(五)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倚音、衬词等音乐知识,也感受了歌曲的美妙。

2.课下作业:搜集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下节课分享。

四、板书设计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