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模拟卷选择题四

来源: 2018-04-21 23:2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  )。
 
A.良好的智力品质 B.良好的道德素质
 
C.良好的身体素质 D.良好的个性品质
 
C.解析: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将体育放在首位。
 
2."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  ) 。
 
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C.解析:教育与保育是密切结合的整体。
 
3.根据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下列哪项不属于幼儿教师的职责?(  )
 
A.学期(或学年)初做好本班收费工作
 
B.观察、分析、记录幼儿发展情况
 
C.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
 
D.定期向园长汇报工作
 
A.解析:收费工作不属于规定的幼儿教师职责范畴。
 
4.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B.解析:对小班幼儿应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指导用语。
 
5.对儿童身心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是(  )。
 
A.家庭生活方式 B.家庭经济状况
 
C.家庭结构 D.家庭主要成员的文化程度
 
C.解析:家庭的组成结构对幼儿的成长有重要影响。
 
6.对幼儿园幼儿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
 
A.让儿童尽情地随意玩耍
 
B.在安全的前提下按课程的要求活动
 
C.为儿童舒展筋骨而进行活动
 
D.教育过程就是活动过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D.解析:幼儿园教育是将教育融人到活动之中。
 
7.幼儿教师在语言课上只讲故事、音乐课上只能唱歌、体育课上只做游戏的做法,违背了(  )教育原则。
 
A.启蒙性 B.发展适宜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D.解析:幼儿园的教育应该是将各学科领域的内容综合化,不能单纯地分科教学。
 
8.在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中,(  )是首要的因素,它是幼儿教育的前提。
 
A.爱心 B.观察力 C.组织能力 D.与儿童沟通的能力
 
B.解析:学会观察力是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
 
9.(  )是目前我国家园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A.开放日制度 B.家长接待日 C.家访 D.电话联系
 
A.解析:让家长定期来参观和幼儿一起活动是一种常见的与家长沟通的工作。
 
10.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爱弥尔》 B.《教育漫话》 C.《人的教育》 D.《母亲读物》
 
A.解析:卢梭的《爱弥尔》是以一个假想的无忧无虑的儿童自然成长来揭示教育规律的。
 
11.(  )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倍尔
 
C.解析:洛克提出的"白板说"强调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12.批评清末民初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的教育家是 (  ) 。
 
A.陶行知 B.张雪门 C.陈鹤琴 D.张宗麟
 
A.解析:陶行知反对幼儿教育改革外国病、费钱病、富贵病,主张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平民的幼儿园。
 
13.2001年9月,我国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所确定的"五领域课程"内容包括的五个方面是(  )。
 
A.体育、艺术、语言、常识、社会 B.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C.体育、德育、艺术、科学、社会 D.健康、计算、社会、科学、艺术
 
B.解析:这五大领域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性课程。
 
14.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  )。
 
A.《幼儿园教育纲要》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工作暂行管理条例》 D.《未成年人保护法》
 
A.解析:《幼儿园教育纲要》规定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形式。
 
15."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影响人的成长的重要因素是(  )。
 
A.环境 B.邻居 C.母亲 D.成熟
 
A.解析:环境,特别是教育,在个体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 5分)
 
1.幼儿智育
 
幼儿智育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幼儿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2.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指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经过手的创造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
 
3.保育员
 
保育员是在幼儿园中主要负责幼儿的卫生保健、生活管理的人员。国家规定:保育员应该具备初中毕业以上的学历,受过幼儿保育职业培训,能够履行幼儿保育员的职责。
 
4.蒙台梭利教学法
 
蒙台梭利教学法指意大利学前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操作性极强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是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地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展;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活动中,帮助他们获得身心发展。
 
5.发展适宜性原则
 
发展适宜性指学前教育方案在充分参考和利用现有儿童发展研究成果,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课程及教育教学实践。它包括: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个体适宜性。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
 
1.在幼儿园课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
 
2.幼小衔接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
 
×。解析:幼小衔接不仅要帮助幼儿适应小学的文化学习,还要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3.幼儿的学习是否有意义,关键在于幼儿采用哪种学习方式。
 
×。解析:幼儿学习是否有意义,除了学习方式外,更重要的是活动的内容。
 
4.世界上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由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建立的。
 
×。解析:福禄倍尔创立的幼儿园是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在此之前已经存在一些零散的幼儿教育机构。
 
5.幼儿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能开发幼儿智力。
 
×。解析:幼儿教育的意义除了开发智力外,还要发展身体素质、培养良好的个性等。
 
6.幼儿园经济条件差,创设环境时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
 
×。解析:是否采用经济性原则,不在于幼儿园本身经济条件的好坏。
 
7.教师应该按照一些家长的要求,减少游戏活动,加强读、写、算的教学。
 
×。解析:以活动为主要教育内容是幼儿园教学的原则,不能以读、写、算来压制儿童的正常发展。
 
8.尊重幼儿游戏的自主性就是要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和兴趣。
 
√。
 
9.幼儿的游戏主要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解析:幼儿的游戏主要是自己完成,教师担当提供资源者和协助者的角色。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原因。
 
幼小不衔接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与小学阶段教育存在差异。
 
(1)学习时间不同。幼儿园每天有1小时左右的集体教学时间,小学每天有3~4小时的集体教学时间,较幼儿园多出3倍。
 
(2)生活制度不同。幼儿园强调各类活动的频繁交替,适合孩子好动和喜新厌旧的特点,而小学里只有体育课、音乐课、活动课等才能让孩子较自由地活动。
 
(3)教学方式不同。幼儿园里以游戏为主,孩子无作业负担,而小学要严格按照大纲实施教学,以学习为主,每天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
 
(4)睡眠时间不同。小学生的睡眠时间通常比幼儿园孩子的睡眠时间短。
 
(5)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里随时都有教师或保育员伴随左右,及时解决孩子的困难。而小学里一个班有五六个课任教师,但每节课的任课老师基本上都不是同一个人,许多事情都要学生自主解决,而不是动不动就让老师帮忙。
 
(6)家长要求不同。对于上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只要他们能吃好玩好就基本感到满足了。上小学以后,父母对孩子在学习成绩、能力培养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以上这些差异将给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带来诸多不适应。
 
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教育目标对体、智、德、美各个方面都有相关描述,其提法又与学校教育目标略有不同,如把"体"放到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较以后各年龄阶段更为重要的缘故。
 
3.简要叙述幼儿体育的内容。
 
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的主要内容,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基本动作,培养勇敢、自信等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坚强的意志品质等。幼儿除了在幼儿园中每天要接受一定的体育活动锻炼以外,在家庭中也应该保证让幼儿有一定的体育活动时间。其中,幼儿每天的户外体育活动原则上不能少于一小时。
 
幼儿的体育活动内容主要有:①基本动作练习,如走、跑、跳、平衡、钻爬、攀登、投掷等;②身体姿势及体操练习,如走、坐、立的姿势;③体育游戏,以开展某种基本动作练习为主的、有一定练习规则的体育活动。
 
4.简述幼儿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包含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两类活动。两类活动相互交织,不可分割。
 
(1)教师的"教",是指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 "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前者是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内容传递给幼儿;后者是指教师不是把教育要求直接讲给幼儿听,而是通过环境中适当的中介,比如,利用环境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现象或事件的作用等,迂回地达到教育目的。
 
(2)幼儿的"学"。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其是否接受知识、到何种程度,主要依赖于幼儿的兴趣、经验、认知能力、情感等。幼儿的学包括"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等形式。前者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后者是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
 
五、论述题(每题8分,共1 6分)
 
1.为什么说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
 
(1)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我国幼儿教育法规所规定的幼儿教育的任务。
 
(2)全面发展是针对片面发展而言的,偏重任何一个方面或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并不意味着个体在体、智、德、美诸方面齐头并进地、平均地发展,也不意味着个体的各个发展侧面可以各自孤立地发展。因此,幼儿园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保证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幼儿个体在某方面突出一些。同时,应注重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和谐与协调。
 
(3)体、智、德、美诸方面统一于幼儿个体的身心结构之中,体、智、德、美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不可分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不能偏废任何一方面,任何一方面的偏废都将影响其他方面的发展。体、智、德、美四育融汇在一起,形成一种整体教育力量,落实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之中。只有正确认识四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2.教师应如何对待幼儿间的冲突?
 
解决幼儿同伴间冲突的策略有以下几种:
 
(1)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宽松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合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宽松的环境主要包括活动材料充足、活动场地宽敞明亮、限制性要求少、鼓励性言语多等。
 
(2)教给幼儿一些避免和解决冲突的基本技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幼儿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以及如何展开话题进行交际等。
 
(3)设计冲突教育课程,让幼儿进行体验学习。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模拟现实中幼儿经常发生的一些冲突情境,让幼儿观看并进行讨论,让幼儿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产生冲突、如何解决等。教师也可以利用现实中正在发生的冲突进行随机教育。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幼儿自我反思、自我判断,还可以促进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
 
(4)增强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冲突时有发生,所有的冲突都让教师参与解决,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且还会增加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的关系,幼儿自己完全可以解决,为此,教师要敢于放手并鼓励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感。
 
(5)家园配合,共同努力。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冲突是一种消极行为,有破坏性因素而应加以避免。实际上,冲突是自我中心的关健要素,能帮助幼儿逐渐形成采纳同伴观点的能力,为幼儿人际关系奠定基础。因此,应该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同伴间冲突的教育价值,让家长在家庭中也为幼儿提供解决同伴冲突的机会。同时,家庭的温馨氛围、家长的民主态度和家长的社交能力等潜在的环境因素,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注重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幼儿能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并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共1 0分)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 "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比如: "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比如: "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比如: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