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常识了解与考点分布
一、事业单位概述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 2004 年 6 月修改)指出事业单位就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考生们在掌握这一部分时可以将其拆分为以下几个知识点:
1.目的:事业单位是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而设立的,在社会中承担的是服务的职能,故此在考试的时候如果看到说事业单位以营利为目的或者事业单位具有强制管理权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2.举办主体: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在考试的时候经常在判断题中发现说事业单位的举办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如果忽略了其他组织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3.资金来源:国有资产。所谓国有资产是指国家资产占有单位所持有的,属于国家所有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事业单位在设立之初确实是以国有资产为资金来源,但是不代表在事业单位后期的运行过程中也只有这一个来源。在部分的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业单位有自收自支的以及差额预算管理的,都证明了事业单位后期的资金来源不只有国有资产。
4.服务对象:事业单位的服务对象以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环保领域为主,除此之外还包括勘察设计、勘探、新闻出版、交通、气象、地震、海洋、测绘、标准计量、知识产权、进出口商检、物资仓储、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经济监督、农林牧水、信息咨询、机关后勤及其他相关行业和领域。所以事业是我国各类组织类型中仅次于企业单位的第二大类组织类型。注意在考试的时候出题者经常将其写为是中国当前第一大类组织类型。看题目时要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5.性质:事业单位是一种社会服务组织,而非政府机构,也就是说事业单位不具有公共权力,因此事业单位与政府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地方。
(1)相同点:二者都属于公共部门,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2)不同点: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公共服务活动,一般不具有对外公共管理的职能;行政机关主要是从事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它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具有外在的公共管理职能。事业单位之间不存在指导或领导关系;上下级政府机关对下级机关有领导或者指导关系。
二、中国事业单位的产生
我国的事业单位是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我国特有的社会组织类型。所以在考试的时候出题者会说中国的事业单位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后,要注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自此中国开始进行市场经济的建设,而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是指,从1956年底我们对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开始,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所以这个说是改革开放之后形成是错误的论断。
三、结语
所以各位考生在复习事业单位知识的时候,建议大家抓准关键词句,可以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记录,以便自己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迅速找准考点,得到分数。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