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公共基础知识:浅论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来源: 2018-06-14 22:22

   长理职培为大家带来事业单位考试题库《浅论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最近很火的国际新闻之一就是朝韩跨越三八线,实现了历史性会晤,对此,2018年4月27日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韩领导人会晤答记者问时说:我们为朝韩领导人跨出这历史性的一步鼓掌,对他们展现的政治决断和勇气表示赞赏,衷心祝愿此次会晤取得积极成果。"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期待以此次板门店历史性会晤为契机,进一步开启半岛长治久安的新征程。
 
  华姐姐引用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谁写的?怎么考?听我一一道来。
 
  这首诗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在1933年写的,全诗如下:
 
  题三义塔
 
  奔霆飞焰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此诗的写作背景是1932年,中日战争后,一个日本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来到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即三义塔。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中日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于是在1933年6月21日写了这首诗。
 
  最后一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说的是尽管被日军侵略,国破家亡、满目疮痍,但只要日军放弃侵略,两国达成和平的愿望,我们仍然能够将和平的日本人民视为兄弟;相见的话也可以放下仇恨,谈笑风声。这种放弃国家、地区之间过往仇恨和纠纷,谋求和平与发展的思想,赢得了许多领导人的青睐,纷纷引用,这不,这次咱华姐姐在朝韩问题中也用上了。
 
  那在事业单位中会怎么考察呢?一般会结合文学来考察,比如问你这句诗的作者是谁?(鲁迅),和这句话表达的意思一样的诗句等,来一道题感受一下吧。
 
  例:(多选)2018年4月27日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朝韩领导人会晤答记者问时引用了鲁迅先生的"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以此期待朝鲜半岛长治久安的新征程。下列诗句中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有()
 
  A兄弟阋于墙,抵御外侮。
 
  B来信为争三尺房,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答案:ABCD。解析:题干意思是当我们都经历了劫难后,兄弟之间的情谊还在,相逢的时候相视一笑就把过去的恩仇全部忘记了。告诉我们要懂得放下过去的分歧,团结起来,求同存异,着眼现在,共同创造和平和发展的未来。A出自《诗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B出自清朝康熙年间的宰相张英,即著名的"三尺巷"的故事主角,讲邻居之间要互相谦让,以和为贵、和平共处。C出自曹植的《七步诗》,劝戒人民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以和为贵。D出自陶铸的《赠曾志》,告诉我们过去的事情要懂得放下,不要过分计较,胸怀宽广,展望美好的未来。故答案选ABCD。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