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知识:分析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如果要问在事业单位考试中政治理论部分哪一个部分我们需要引起重视?那就是总所周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中的唯物史观部分。唯物史观中最核心的考点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古至今,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那么人类社会是怎么往前发展的?下面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剖析。
一、知识点剖析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指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基本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
(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
(2)生产力要素
生产力要素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独立的实体性要素,一类为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要素。前者构成生产力的硬件,后者构成生产力的软件。
①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劳动资料:也称作劳动手段,是人们用以改造、作用劳动对象的各种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体系,是人们劳动过程中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劳动资料在生产力的构成中是决定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志。
劳动对象:是生产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是人们将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对象,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没有经过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类加工的物体,如钢材、棉花等。劳动对象是使生产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二者合称生产资料。
劳动者: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在构成生产力的诸实体性要素中起主导作用。
②非实体性要素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其中科学技术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属于生产力中非实体性的渗透性要素。当科学技术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它被应用于生产过程时,才由潜在生产力变为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的含义
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对于生产关系的构成,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去把握。
从静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等方面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根本标志,是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是判断各种社会形态性质的客观依据。
从再生产过程的动态上看,生产关系是由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环节上分别形成的直接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等方面构成。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产生、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和状况;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迟早是要变化的。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就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中,贯穿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这条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属于社会物质关系。经济基础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及设施。上层建筑系统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制度,又包括军队、警察、监狱、法庭、政治部门等设施;思想上层建筑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艺术等观点体系。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关系
这两对矛盾的关系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根本的,它决定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
二、考点分析与例题展示
1.生产关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产品如何分配 B.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C.生产方式 D.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
【解析】B。本题考查的考点是生产关系的静态要素中起决定性作用要素。ABD选项为生产关系的静态要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因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决定社会性质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社会主义,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就是资本主义。所以在生产关系的要素中有决定性作用。C选项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故本题答案为选B。
2.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依据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这一改革的主要哲学依据是( )。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D.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解析】C。本题考查的考点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题干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能看出属于一种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很明显上层建筑为了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做出了变革。属于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故本题答案为选C。
3. 生产力实体性要素中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标志是( )。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标志。衡量一个社会生产力是否发展要看劳动工具是否先进。通过工具能看出一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的主导者,劳动对象是客体,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非实体性要素。故本题答案为选A。
经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各位考生对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考点有了很深的了解。也非常欢迎大家来到中公课堂共同学习与进步。
考试交流群:734123876,更多内容,请访问长理职培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