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理培训
导航

湖南省农信社考试常识知识——政治(一)

来源: 2018-06-25 20:01

   湖南省农信社考试常识知识--政治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考点1: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物质和意识(或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就是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物质和意识(或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即人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和反映现实世界的问题,依照对这个问题作出肯定和否定的不同回答,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主张世界可以被认知,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不可知的。

  二、唯物主义的三个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力图从具体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它主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其主要特点是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形态(如金、 木、水、火、土、风灯等),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它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有很大的局限,不可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形态

  "水是一切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背离了古代哲学把世界看成是整体的辩证法观点

  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上特有的孤立、静止、片面以及否认矛盾

  2.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一定局限性--机械性,它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实;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不彻底性,即它没有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具有三个历史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和不彻底性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根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知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认识是反映与认识是能动的反映。

  三、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

  1.主观唯心主义

  把主观精神(人的情感、意志)作为一个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观实物以至于整个物质世界都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必然导致"唯我论",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言论:

  万事皆备我心

  吾心即宇宙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2.客观唯心主义

  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观念、概念、理性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言论:

  理在事先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四、辩证唯物主义

  (一)世界的存在状态

  1、世界万物是发展的,属于辩证法;

  2、世界万物是静止的,属于形而上学。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本质特征 (易出选择题)

  1、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是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

  (2)自然科学条件: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理论来源: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所提供的思想材料,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

  2、显著特点:

  (1)实践性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阶级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承认阶级的

  3、本质特征:实践的、科学的和革命的学说。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的"一个"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为人们所感觉、所认识的,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因此是可认识的。

  2、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宇宙间发生的一切运动、变化和过程,都要其物质主体。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静止主要是指事物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事物处于量变阶段,保持质的稳定性,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普通的、绝对的;静止则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3)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4)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生物运动。每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又可以划分为许多具体的运动形式。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六、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无生命的物质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动物的心理到人类的意识。

  2、意识的本质

  (1)是人脑的机能。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以人脑为载体,是以人脑神经细胞活动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

  (2)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

  意识是以人脑为中心的神经系统与客观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结果。

  3、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体现在:(1)能动地认识世界;(2)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