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每日一练(8.1 0)

来源: 2018-09-15 18:18

 11、结肠癌最常转移的器官是:

A.心

B.肺

C.肝

D.骨

E.脑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结肠癌血行转移,经门静脉到肝,也可转移到肺、脑、骨。临床观察发现,手术时已有10%-20%的病例发生肝转移。

12、下列有关食道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鳞状细胞癌多见

B.可发生原位癌

C.与亚硝胺有关

D.食管上段最常见

E.早期食道癌可通过食道镜活检确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食道癌是指好发生于食道颈、胸、腹段的恶性肿瘤。好发部位依次是中段>下>上段。

13、早期食道癌是:

A.原位癌及粘膜内癌

B.粘膜内癌中公医考网

C.侵及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D.侵及浅肌层的癌

E.重度不典型增生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目选A

1976年全国食管工作会议制定的临床病理分期标准见下表

食管癌(食道癌)临床病理分期

分期 病变长度 病变范围 转移情况

早期0 不规则 限于黏膜(原位癌) (—)

Ⅰ <3cm 侵及黏膜下层(早期浸润) (—)

中期Ⅱ 3—5cm 侵犯部分肌层 (—)

Ⅲ >5cm 侵透肌层或外侵局部淋巴结 (+)

晚期Ⅳ >5cm 明显外侵局部淋巴结或器官转移 (+)

14、除哪项外均为中、晚期食道癌的大体分型:

A.蕈伞型

B.溃疡型

C.平坦型

D.髓质型

E.缩窄型【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中晚期食管癌(食道癌)的病理形态分型 可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和未定型。

【该题针对“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

15、下列哪型肝炎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

A.急性普通型中'公医考|网编辑整理

B.急性重型

C.亚急性重型

D.慢性持续性

E.慢性活动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急性普通型肝炎:细胞肿胀,甚至气球样变;肝细胞凋亡;肝细胞坏死;汇管区炎细胞浸润。

急性重型肝炎:多个小叶的坏死或大块坏死。医学教育网原创

亚急性重型肝炎:明显的桥接坏死及片状融合性坏死。

轻度慢性肝炎:炎症限于汇管区。

重度慢性肝炎:严重时以明显的界面性肝炎为主,甚或以明显的桥接坏死。

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理特点是大片的肝细胞坏死同时出现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由于坏死区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和胶原纤维化,致使再生的肝细胞失去原有依托呈不规则结节状。小叶内外有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节间小胆管增生,常见胆汁淤积形成胆栓。肉眼观,肝脏不同程度缩小,被膜皱缩,呈黄绿色,故又称亚急性黄色肝萎缩,病程长者可出现坏死后肝硬化之改变。

坏死后性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

16、下列胃癌组织学类型中,哪种分化最好:

A.管状腺癌

B.硬癌

C.髓样癌

D.粘液癌

E.印戒细胞癌

【正确答案】:A

17、引起肝硬化腹水的原因,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肝窦内压升高

B.血浆蛋白降低中公医考网

C.醛固酮、抗利尿激素增多

D.肝动脉与肝静脉异常吻合

E.小叶下静脉受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机理

(1)血浆白蛋白降低:血浆白蛋白由肝细胞合成,肝硬化时肝细胞功能障碍,使白蛋白的合成显著减少,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在门脉高压因素的参与下,部分血浆从门脉血管内渗至腹腔内而形成腹水。一般认为血浆白蛋白<30g/L为一临界数值,白蛋白<30g/L时常发生腹水。另有人提出下列公式:胶体渗透压(Pa)=546.2×血浆白蛋(g/L)+114.正常值为3795.2Pa,如低于2356.6Pa,则常有腹水形成。

(2)门脉压力增高:现已明确,肝硬化时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肝内血管阻塞,导致门脉压力增高,再加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这一因素,使门脉系统内的流体更易渗入腹腔内。(.致使肝窦内压升高和小叶下静脉受压)

(3)淋巴漏出增加:肝硬化时的再生结节可引起窦后性肝静脉阻塞,导致肝淋巴排泄障碍而压力增高,致使淋巴漏出增加,某些淋巴液无疑会进入腹腔而引起腹水。于手术中可见淋巴液从肝门淋巴丛以及肝包膜下淋巴管漏出,并发现胸导管明显增粗,有时可相当于锁骨下静脉口径。另外,有人发现淋巴管的外引流可使肝脏缩小、腹水减少、脾内压力降低及曲张静脉出血停止。因此,有人指出腹水的形成与淋巴液产生过度与引流不足有关。

(4)醛固酮等增多:醛固酮(可能还有抗利尿激素)在正常情况下系在肝内灭活,肝功能不全可引起对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不足,造成继发性醛固酮及抗利尿激素增多。这两种激素均能引起远端肾小管重吸收水、钠增加,从而引起水、钠进一步的潴留,形成腹水中公|医考|网编辑整理。

(5)肾脏的作用:腹水一旦形成,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使肾灌注量减少,从而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后者又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加,这些因素均能增加水、钠在远端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加重腹水的程度。

(6)第3因子活力降低:近年来发现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另一作用是引起第3因子的活力降低。第3因子是一种假设的排钠性体液因子,这一因子可根据血容量的改变,控制近端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在肝功能不全而有腹水形成以致有效血容量减少时,这一因子的活力即减低,从而使钠的重吸收增加。

上述六种因素前3种因素在腹水形成的早期起主导作用,故可称为腹水形成的促发因素;而后3种因素则在腹水形成后,对腹水的持续存在起重要作用,故可称为维持因素。维持因素的共同作用机制都是水钠的潴留,只是作用的部位有所不同。由于这两大类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腹水形成并持续存在。

18、下列哪项不是肝硬化出血的原因:

A.侧支循环形成后常引起呕血、便血导致大量血小板丢失

B.骨髓造血小板功能下降

C.肝合成凝血物质功能下降

D.脾肿大,功能亢进

E.胃肠淤血,对维生素K的吸收功能减弱

【正确答案】:B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