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妊娠、分娩和产褥期疾病》: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临床表现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产后体温一般正常。未母乳喂养的产妇或未做到及时有效的母乳喂养,通常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泌乳热,体温高达38.5~39℃,一般仅持续数小时,最多不超过16h,不属病态。
2.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尤其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不属病态。
3.产后宫缩痛: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以经产妇更为明显,一般2~3天后会自行消失。
4.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得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产后第1天,宫底平脐。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5.会阴:产后会阴可有轻度水肿,一般于产后2~3天自行消退。
6.恶露: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恶露分为:
(1)血性恶露:持续3~4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
(2)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
(3)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环境:室温24~26℃,湿度为55%~60%,经常通风换气,保证室内有充足的光线。
(2)个人卫生:每天梳头刷牙,要勤用热水擦身或淋浴,勤换衣裤、会阴垫及床单等。
(3)生命体征:产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及其他变化。体温≥38℃应及时通知医生。
(4)休息与活动:产后12小时内以卧床休息为主。早期下床活动可增强血液循环,促进子宫收缩、恶露排出、会阴伤口愈合,促进大小便排泄通畅,并可预防盆腔或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营养:正常分娩后稍事休息,产妇即可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少量多餐,汤汁类可促进乳汁分泌。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