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复习笔记:第十二单元
第十二单元 病机
一、邪正盛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
实:邪气盛则实,以邪气盛为主的病理变化。邪气盛,正气相对不虚,邪正斗争剧烈,机能亢奋有余,病理产物蓄积。实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或内伤病出现了病理产物。
虚:精气夺则虚,以正气虚为主的病理变化。正气虚,邪气也不盛,脏腑功能低下。虚证多见于外感病后期,和各种内伤杂病中的慢性消耗性的疾病。
(2)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 虚中夹实与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由因虚致实的变化。包括 由实转虚与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盛则邪退——好转
(2)邪盛则正衰——恶化
(3)正虚则邪恋——慢性迁延
(4)邪去而正衰——病后恢复期
(5)邪盛而正亡——死亡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阳气亡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太多
亡阴: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热过盛
吐泻太过 阴气亡失:汗热而粘,意识模糊,脉躁急无力。
失血过多
二、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
(1)气虚:气的虚损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脏腑功能减退:倦怠乏力,自汗气短。
后天失养 气 血行不利:瘀血
劳倦过度 虚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久病耗伤
(2)气机失调
a、气滞:气机阻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气血不畅:局部胀满疼痛
气滞 血行不利:瘀血
瘀血、痰食阻滞 水液代谢障碍:痰饮。
b、气逆: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肝气亢逆: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急躁易怒
痰浊阻滞 气逆 肺气上逆:气喘、胸闷
饮食不节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c、气陷:气机不升反而下陷的病理变化。
清气不升,清窍和全身失养: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d、气闭:气机突然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邪热过盛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双拳紧握。
触冒秽浊之气
e、气脱:阳气突然大量脱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气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过多
2、血的失常
(1)血虚:血液虚亏,营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生血不足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失血过多 血虚 血不养目: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至夜盲。
久病耗伤 肝血亏虚 血不养筋:肢体麻木,震颤,甚至动风。
血海空虚:女子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2)血瘀:血液瘀阻不畅的病理变化。
(3)血热:血分有热,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
邪热入血 血 血分有热:发热夜甚
情志化火 热 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发斑等。
3、气血关系失调:
(1)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2)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3)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4)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5)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三、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亏虚,滋养功能减弱的病理变化。
燥热伤津 津亏:口燥咽干,皮肤干燥,小便短赤,甚则目陷,瘰疠,
情志化火伤津 津液不足 抽搐。
久病耗伤津液 液脱:面容枯槁,形瘦肉脱。
2、津液输布、排泄障碍:疾病过程中,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3、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津停气阻:津液停积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变化。
(2)气随液脱:津液突然大量流失,阳气暴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3)津枯血燥:津液枯竭,导致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变化。
(4)津亏血瘀:津液亏虚导致血行瘀阻的病理变化。
四、内生“五邪”
1、风气内动:指疾病过程中,阳气亢逆变动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1)热极生风:邪热亢盛,耗伤肝阴肝血——筋脉失养。
四肢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
高热,神昏,谵语。
(2)肝阳化风:瞤(shùn)
情志内伤 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筋惕肉瞤
久病耗损 肢麻震颤,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3)阴虚风动:
热病后期 阴液虚亏——筋脉失养 筋挛肉瞤
久病耗损 手足蠕动、潮热、盗潮汗
(4)血虚风动
生血不足 筋肉跳动
失血过多 血液虚亏——筋脉失养
久病耗伤 肢体麻木,手足拘挛
(5)血燥生风:津枯血燥,肌肤失养的病理变化。
生血不足
久病耗损 津枯血燥——肌肤失养:皮肤干燥,肌肤甲错,瘙痒,皮屑。
瘀血内结
2、寒从中生:疾病过程中或阴盛或阳虚所导致的寒性病理变化。
3、湿浊内生:疾病过程中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变化。
4、津伤化燥:疾病过程中津液虚亏,滋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5、火热内生:疾病过程中或阳盛或阴虚所导致的热性病理变化。
阳气有余化火 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邪郁化火 火热 胃火上炎:牙龈肿痛,齿衄,口臭喜冷。
情志化火 内生 肝火上炎: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耳暴鸣暴聋。
阴虚火旺
五、疾病传变
1、疾病传变的形成:
2、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2)病邪因素;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4)生活因素;
编辑推荐: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