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年湖南医疗招聘-医学影像学——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

来源: 2019-05-29 21:11

 肝海绵状血管瘤为常见的肝良性肿瘤,我们总结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知识,内容如下:

【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肝动脉造影主要表现如下:供血动脉增粗,巨大肿瘤压迫周围血管弧形移位,呈“抱球征”;早期动脉相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为“树上挂果征”;静脉期,肿瘤显影逐渐向中央扩散,表现为密度均匀、轮廓清楚的肿瘤染色;肿瘤染色持续到肝实质后期不退。动态血管造影的全部显影过程表现所谓的“早出晚归’’征象,即病变显影出现的快,而消退的晚。

超声检查:肿瘤表现圆形或类圆形肿块,境界清楚,边缘可见裂开征、血管进入或血管贯通征。肿瘤多表现强回声,少数为低回声,或高低混杂的不均匀回声。巨大肿瘤,扫查中用探头压迫肿瘤,可见肿瘤受压变形表现。

CT检查:平扫表现肝实质内境界清楚的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约3()HU。对比增强扫描是CT检查海绵状血管瘤的关键。通常采用动态CT或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要求对比剂注射速度要快,开始扫描要快,延迟扫描要长。对比增强后20s~30s内的动脉期,可见肿瘤自边缘开始出现斑状、结节状对比增强灶,增强密度高于正常肝,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随着时间延长,注射对比剂后50s~60s,即进入门静脉期,对比增强灶互相融合,同时向肿瘤中央扩展,最后使整个肿瘤增强,这时增强密度可逐渐下降,变为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密度相同的等密度,并持续10分钟或更长。整个对比增强过程表现“早出晚归”的特征。综上所述,以下三点可作为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标准:①平扫表现境界清楚的低密度区;②增强扫描从周边部开始强化,并不断向中央扩大,强化密度接近同层大血管的密度;③长时间持续强化,最后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形成等密度。

MRI检查:海绵状血管瘤内的血窦充满缓慢流动的血液,形成的MRI表现颇具特征性。肿瘤在T,wI表现为均匀的低信号,T。wI表现为均匀的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延长其信号强度也越来越高,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为边缘锐利越来越高的信号灶,似电灯泡,随着功率瓦数的增加,亮度也加大,即所谓“灯泡”征。GD—DTPA对比增强后行动态扫描,肿瘤亦从边缘强化,逐渐向中央扩展最后充盈整个肿瘤,形成高信号的肿块。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