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辅导:生态现状评价

来源: 2017-07-21 13:18

   生态现状评价是对调查所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判别轻重缓急,明确主要问题及其根源的过程。生态现状评价一般须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标准并釆用科学的方法作出。

 

  1.生态现状评价要求

 

  在区域生态基本特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评价区的生态现状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评价,评价应釆用文字和图件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图件制作应遵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 19-2011)附录B的规定。

 

  (1)在阐明生态系统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区域内生态系统状况的主要原因。评价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状况(如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主导生态功能)、生态系统面临的压力和存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总体变化趋势等。

 

  (2)分析和评价受影响区域内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现状组成、分布;当评价区域涉及受保护的敏感物种时,应重点分析该敏感物种的生态学特征;当评价区域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或重要生态敏感区时,应分析其生态现状、保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

 

  2.生态现状评价方法

 

  生态系统评价方法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生态系统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考虑的是生态系统属性的信息,较少考虑其他方面的意义。例如早期的生态系统评价就是着眼于某些野生生物物种或自然区的保护价值,指出某个地区野生动、植物的种类、数量、现状,有哪些外界(自然的、人为的)压力,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保护措施建议。现在关于自然保护区的选址、管理也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评价方法是从社会一经济的观点评价生态系统,估计人类社会经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评价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改变及其改变程度,提出保护生态系统和补救生态系统损失的措施,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系统免受或少受有害影响。两类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同,但由于影响因子和评价目的不同,评价的内容和侧重点不同,方法的复杂程度也不尽相同。

 

  目前,生态评价方法正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大部分评价釆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而且许多定量方法由于不同程度的人为主观因素而增加了其不确定性。因此对生态影响评价来说,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对评价的对象(生态系统)有透彻的了解,大量而充实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以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工作,在于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

 

  生态现状评价方法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生态影响》(HJ 19-2011)推荐的方法,如列表清单、图形叠置、生态机理分析、指数与综合指数、类比分析、系统分析、生物多样性评价、海洋及水生生物资源影响评价等。生态评价中的方法选用,应根据评价问题的层次特点、结构复杂性、评价目的和要求等因素决定。

 

  3.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Little等人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定性分析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简单明了,针对性强,列表清单法适合于规模较小,工程简单的项目。

 

  (1)方法。

 

  列表清单法的基本做法是,将拟实施的开发建设活动的影响因素与可能受影响的生态因子分别列在同一张表格的行与列内。逐点进行分析,并逐条阐明影响的性质、强度等。由此分析开发建设活动的生态影响。

 

  (2)应用。

 

  ①进行开发建设活动对生态因子的影响分析;

 

  ②进行生态保护措施的筛选;

 

  ③进行物种或栖息地重要性或优先度比选。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