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8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点(9)

来源: 2018-02-20 15:57

 点击查看:2018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知识点汇总

 

  3.6掌握河流、海域水质数学模式的适用条件(此处只讲适用条件)

 

  ⑴河流完全混合模型:c=(cPQp+chQh)/(Qp+Qh)

 

  适用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恒定流动;④废水连续稳定排放(同时满足)

 

  ⑵河流一维稳态模式(托马斯模式)c=c0.exp[-(K1+K3)x/(86400u)] (单独使用最高)

 

  式中:c0-初始浓度,mg/L;K1-耗氧系数,1/d;K3-污染物的沉降系数,1/d;

 

  适用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非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对于持久性污染物,在沉降作用明显的河流中,可以用综合消减系数K替代上式中的(K1+K3)来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沿程变化。

 

  ⑶河流二维稳态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①平直、断面形状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连续稳定排放;⑤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⑷河流二维稳态混合累积流量模式的适用条件:①弯曲河流、断面形状不规则河流混合过程段;②持久性污染物;③河流为恒定流动;④连续稳定排放;⑤对于非持久性污染物,需采用相应的衰减模式。

 

  ⑸S-P(斯特里特-菲利浦)模式的适用条件:①河流充分混合段;②污染物为耗氧性有机污染物;③需要预测河流溶解氧状态;④河流为恒定流动;⑤污染物连续稳定排放。

 

  ⑹河流混合过程段与水质模式选择:预测范围内的河段分为充分混合段、混合过程段和上游河段。

 

  ①充分混合段指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7.0 SpHj=( pHj -7.0)/(pHsu-7.0)

 

  式中:pHj-实测值;pHsdpHsu-分别为地面水水质评价标准中规定的pH下限值、上限值。

 

  ⑶判据: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1,则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⑷实测统计代表值的获取方法:①极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化大的情况。②均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化较小的情况。③内梅罗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的情况。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