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环评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高练习(2)

来源: 2018-08-10 22:13

   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二级评价项目,如果高空气象探测站与项目的距离超过50km,高空气象资料可采用中尺度气象模式模拟的( )内的格点气象资料。

  A.30km

  B.50 km

  C.80km

  D.100km

  答案:B

  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 )。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

  C.削减污染源

  D.被取代污染源

  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

  答案:B

  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线源预测,可选择( )进行预测。

  A.估算模式

  B.AERMOD模式

  C.ADMS模式

  D.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

  答案:C

  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的建设项目,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至少应附具的基本附图是( )。

  A.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

  C.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D.污染源点位及环境空气敏感区分布图

  答案:A

  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基于估算模式计算某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甲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205m,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00m,丙污染物计算的距离为350m,则该企业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应取( )。

  A.400m

  B.500m

  C.350m

  D.325m

  答案:C

  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十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一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D

  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对河流与河口,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的“水域规模”是按建设项目( )划分。

  A.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

  B.排污口附近河段的最近二年平均流量或丰水期平均流量

  C.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

  D.平水期平均流量

  答案:C

  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一般情况,湖泊、水库二级评价可只调查( )。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丰水期和枯水期

  C.平水期和枯水期

  D.丰水期和平水期

  答案:C

  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点源调查的繁简程度可根据( )及其与建设项目的关系而略有不同。

  A.评价级别

  B.受纳水体

  C.投资规模

  D.地理条件

  答案:A

  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公式ISE=cpQp/(cs-ch)Qh中的ch是指( )。

  A.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B.水质参数的地表水的水质标准

  C.河流上游污染物浓度(mg/L)

  D.河流下游污染物浓度(mg/L)

  答案:C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