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731-83595998
导航

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导则与标准识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来源: 2018-12-26 15:30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1) 熟悉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原则
  1. 资料来源:三种途径,可视不同评价等级 对数据的要求结合进行。
  (1)收集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 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 的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 ;
  (2)收集近3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
  (3)进行现场监测 。
  2. 监测资料统计内容与要求
  凡涉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中污染物的各类监测资料的统计内容与要求,均应满足 该标准中各项污染物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
  3. 监测方法
  (1)涉及GB3095中各项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应符合GB3095对分析方法的规定。
  (2)①应首先选用国家 环保主管部门发布的标准监测方法 。
  ②对尚未制定环境标准的 非常规大气污染物 ,应尽可能参考ISO等国际组织 和国内外 相应的监测方法 ,在环评文件中详细列出 监测方法、适用性 及其引用依据 ,并报 请环保主管部门批 准。
  ③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满足 项目的监测目的 ,并注意其适用范围、检出限、有效检测范围 等监测要求。
  (2) 掌握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与监测制度
  1. 监测因子
  (1)凡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属于 常规污染物 的应筛选为监测因子。
  (2)凡项目排放的特征污染物 有国家或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 、或者 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中的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的 ,应筛选为监测因子;对于没有 相应环境质量标准的污染物 ,且 属于毒性较大的 ,应按照实际情况,选取有代表性的污染物 作为监测因子,同时应给出参考标准值和出处 。
  2. 监测制度
  (1)一级 评价项目:应进行二期(冬季、夏季)监测 ;
  二级 评价项目:可取一期不利季节 进行监测,必要时 应作二期 监测;
  三级 评价项目:必要时 可作一期 监测。
  (2)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 7 天有效数据 ,采样时间应符合监测资料的统计要求。对于评价范围内没有排放同种特征污染物的项目,可减少监测天数 。
  (3)监测时间 的安排 和采用的监测手段 ,应能同时满足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 、污染源资料验证 及预测模式 的需要。监测时应使用空气自动监测设备 ,在不具备自动连续监测条件时 ,1 小时浓度监测值 应遵循下列原则:一级 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应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5,08,11,14,17,20,23 时8 个小时浓度值 ,二级和三级 评价项目每天监测时段,至少获取当地时间02,08,14,20 时4 个小时浓度值 。日平均浓度监测值应符合GB3095 对数据的有效性规定。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网络课程 新人注册送三重礼

已有 22658 名学员学习以下课程通过考试

网友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

最新评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

精品课程

更多
10781人学习

免费试听更多

相关推荐
图书更多+
  • 电网书籍
  • 财会书籍
  • 其它工学书籍
拼团课程更多+
  • 电气拼团课程
  • 财会拼团课程
  • 其它工学拼团
热门排行

长理培训客户端 资讯,试题,视频一手掌握

去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