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训练题(2)
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及其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风险管理包括降低风险措施和应急预案
B.风险管理的重点在于应急预案的编制,其次是减缓措施
C.应确定不同的事故应急响应级别,根据不同级别制订应急预案
D.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是消除污染环境和人员伤害的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答案:ACD
2.下列关于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及其一些要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环境风险评价有别于安全评价
B.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
C.环境风险评价范围的确定依据是危险化学品的伤害阈和敏感区域位置
D.《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适用范围包括核建设项目
答案:ABC
3.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中风险识别的内容,说法有误的是( )。
A.根据引起有毒有害物质向环境发散的危害环境事故起因,将风险类型分为火灾、爆炸和辐射三种
B.风险识别的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准备和物质风险识别两部分
C.风险识别中进行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指主要收集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环境资料和事故资料,为进行物质风险识别和生产设施风险识别提供基础资料
D.风险识别中物质风险识别指对项目所涉及的原材料及辅料、中间产品、产品及"三废"污染物,按其危险性或毒性,进行危险性识别
答案:AB
单项选择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 )。
A.一类
B.二类
C.三类
D.四类
答案C
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 )。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答案B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为( )。
A.1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答案A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同时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为( )。
A.I类
B.II类
C.III类
D.IV类
答案C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确定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答案A
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提出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与防治对策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答案D
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编制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应该在哪个阶段完成。( )
A.准备阶段
B.预测评价阶段
C.现状调查与工程分析阶段
D.报告编写阶段
答案A
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 )的环境影响。
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
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
C.正常状态下
D.事故状态下
答案B
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采用( )。
A.叠图法
B.指数法
C.网络法
D.矩阵法
答案 D
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某I类建设项目拟建在某温泉保护区内,污水排放量为100m3/d,污水水质简单,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不能确定
答案A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