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法律法规考点试题(11)
1.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C )。
A.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B.海洋生态保护区 C.海洋生态系统 D.海洋生物系统
解题思路: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均属需特殊保护的海洋生态系统,故应选C。且《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和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域及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
2.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 )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解题思路: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第10条的规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30日内、收到环境影响登记表之日起15日内,分别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于成熟的用材林应当严格控制采取(B )方式,并应在采伐的当年或者次年内完成更新造林。
A.择伐 B.皆伐 C.渐伐 D.采伐
4.依照现有相关规定,(D )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在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需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签署意见。
A.海底隧道工程 B.跨海桥梁工程 C.拆船厂 D.航道
5.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 )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6.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发布(A )。
A.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B.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日报
C.大气环境质量状况预报 D.空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解题思路:由于目前技术水平所限,国家只对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做出了硬性规定,开展大气环境质量预报工作尚属鼓励之列,故应选A。5.C《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向大气排放转炉气、电石气、电炉法黄磷尾气、有机烃类尾气的,须报经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因此C项恶臭气体是正确答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 80% )以上。
8.依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由固体废物进口的角度,可将其分为( C )。
A.禁止进口、限制进口两类 B.严禁进口、优先进口两类
C.禁止进口、限制进口和自动许可进口三类 D.禁止进口、控制进口和常规进口三类
9.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有关部门和(A )应当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省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0.卫生填埋场稳定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可以对土地进行适宜的开发利用,但不宜用作( A )。
A.建筑用地 B.农业用地 C.林业用地 D.工业用地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