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章节试题(8)
1.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中,对于三级评价,应调查分析( A )。
A.项目污染源 B.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
C.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
D.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
解题思路: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ABCD四项,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
2.径流模数的计算公式是( M=1000Q/F )。
3.模拟法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③②①⑤④⑥ )。
①根据开发区发展规划和布局,利用工程分析、类比等方法预测污染源的分布、源强和排放方式,并分别处理为点源、面源、线源和体源;
②掌握开发区的空气质量现状,确定污染物控制浓度;
③对开发区进行网格化处理,并按环境功能分区确定每个网格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④如果影响值超过控制浓度,提出布局、产业结构或污染源控制调整方案,然后重新开始计算;
⑤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空气质量模型或经过验证适用于本开发区的其他空气质量模型模拟所有预测污染源达标排放的情况下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⑥加和满足控制浓度的所有污染源的排放量,其和可视为开发区的环境容量。
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包括:其中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包括( ①②③④ )。
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⑤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5.无组织排放是针对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
6.一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 三年 )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7.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估算模式利用预设的气象条件进行计算,通常其计算结果(大于)采用进一步预测模式的计算浓度值。
8.已知某居民点环境空气中NO的日平均浓度为0.12mg/m,若根据单项质量指数法进行评价(二级标准),则可判断该点环境空气(超标)。
9.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于评价监测结果,大气综合排放标准的值是按污染物的(最高排放浓度)来评价的。
10.一般情况,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比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的排烟脱氮处理成本(低)。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