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习题(6)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碱性废水的投药中和主要是采用工业硫酸
B.在生物处理设备后设沉淀池,可分离生物污泥,使处理水得到澄清
C.在生物处理前设初沉池,可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负荷,保证生物处理设施功能的发挥
D.中和主要是指对酸、碱废水的处理,废酸碱水的互相中和,在中和后不平衡时,考虑采用药剂中和
2.在坡度为( A )的坡地整地造林,抚育幼林,垦覆油茶、油桐等经济林木,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A.5°以上 B.15。以上 C.25°以上 D.任何角度
3.对污水非稳定连续排放源,一般应采用加密的等时间采样和测试方法,一般以每日开工时间或( 24h )为周期,采样不少于( 3个 )周期。
4.在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中,污染物产生指标能反映生产过程的状况,通常设的指标有( B )。
A.原材料消耗指标和废物回收指标 B.废水产生指标、废气产生指标和固体废物产生指标
C.生产工艺指标和原材料消耗指标 D.废物回收指标和污染物排放指标
5.对于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方法应以(车间或工段)为核算单元,对泄漏和放散量部分,原则上要实测。
6.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包括:
①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②全年逐日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日平均浓度;
③长期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网格点处的地面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年平均浓度;
④非正常排放情况,全年逐时或逐次小时气象条件下,环境空气保护目标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和评价范围内的最大地面小时浓度;
⑤对于施工期超过一年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其中二级评价项目的预测内容包括( ①②③④ )。
7.最大可信事故指在所有可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重大事故。
8.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对有明显生产周期的建设项目,废气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生产周期,每个周期(3~5次)。
9.费用效益分析中使用的价格是( D )。
A.实际价格 B.社会价格 C.市场价格 D.均衡价格
10.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很小影响的,应编制( 环境影响登记表 )。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