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环境影响评价师《技术方法》考点习题(14)
1.每期监测时间,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全期至少监测(5天)。
2.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机械设备使用等使( 植被、地形地貌 )改变,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3.当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 大于 )行业基准收益率时,表示该项目是可行的。
4.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是( B )。
A.生产力损失法 B.调查评价法 C.影子工程法 D.人力资本法
5.当经济净现值( D )时,表示该项目的建设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即项目是可行的。
A.小于1 B.大于1 C.小于零 D.大于零
6.确定土壤背景值时,剔除污染样品的方法是:样品中某元素含量可疑值与该元素含量平均值的偏差大于平均偏差( C )倍,即认为该样品被污染,应剔除。
A.2 B.3 C.4 D.5
7.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 15m )的排放源排放的污染物。
8.关于环境现状评价,不正确的是( D )。
A.是各评价项目(专题)共有的工作 B.目的是掌握环境质量现状或背景
C.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D.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9.下列公式中,用来计算投入的物料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总物料衡算公式的是( )。
10.一级沉淀池通常可去除( 50%~60% )的总悬浮固体。
编辑推荐:
下载Word文档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长理培训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责任编辑:长理培训)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